• 43阅读
  • 0回复

春去春来,“两会”又在北京召开,人们深情地回忆起——邓大姐在六届政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1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春去春来,“两会”又在北京召开,人们深情地回忆起——
邓大姐在六届政协
彭友今周绍铮宋德敏张一道
邓颖超同志从事领导工作的最后五年是在人民政协度过的。她担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期间,我们有幸能够在敬爱的邓大姐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经常聆听她老人家对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教诲,终生受益。这是我们永远难忘的一段经历。
(一)
80年代,我国各族人民面临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邓颖超同志主持全国政协工作后,始终强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更加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放手工作,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她在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指出:“在协商中,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凡是应当采纳的都应当采纳。对不能采纳的,也要说明情况和理由。最后如果有人仍然坚持不同意见,还允许保留。即使讲错了,也应当采取‘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她说:“我们要坚决反对‘一言堂’,坚决反对对党外人士批评建议表面客气实则敷衍了事的官僚主义。”她不仅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年政协大会举行分组讨论时,她几乎都要到一些小组会上去走一走,认真倾听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开言路,扩大影响,使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能充分反映出来,六届政协在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大会发言这种形式,使每次会议的民主气氛都比较活跃,各种意见包括一些不同的声音都能反映出来。她还一再嘱咐我们,要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委员在大会上发言,注意照顾到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从六届开始,大会发言这种形式一直延续下来。每年报名大会发言的委员十分踊跃。实践证明,这确是一种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好形式。
邓大姐对委员的意见建议十分重视,认为不能让委员在会上说完就完了,要让委员的意见建议真正发挥作用。她建议大会秘书处指定专人来管各组简报,简报里哪个委员提了什么建议,等会一散就要整理归类,马上给予反映。在邓大姐的直接领导下,全国政协办公厅注意加强了反映委员意见的工作,通过各种简报、视察报告、专题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反映委员在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中的意见建议,而且尽可能做到及时、准确,并注意做好委员意见的反馈工作。
六届政协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委员提案大量增加,过去只在大会期间临时设立的提案审查委员会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邓大姐多次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好并改进提案工作,使委员能够更好地参政议政。根据邓大姐的意见,六届政协将过去大会期间临时设立的提案审查委员会改为常设的提案工作委员会,把只有在大会期间受理提案改为常年受理提案,并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协作,推动办案工作,从而初步形成一整套具有人民政协特点的提案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为实现提案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大姐非常重视政协委员的知情出力工作。她告诫我们:“在协商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使参加协商的各方面了解有关的情况和材料,并有充分时间进行考虑或酝酿。”按照邓大姐的要求,政协全国委员会多次邀请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政协向委员们通报情况,并同党外人士认真协商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六届政协期间委员们提出的不少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关于教育、科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央党政领导机关与有关方面的重视。
(二)
五届政协在邓小平主席的卓越领导下经过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内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一致性空前增强,各界人士对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表现了高度的热忱。邓颖超主席担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后,继续发展了这个大好形势。她在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六届政协的任务,就是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发展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在大团结大统一这个响亮的口号下,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工作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根据大团结大统一的精神,六届全国政协在组织上作了较大调整,参加单位扩大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归国侨胞、特邀人士等31个方面,人民政协的阵容进一步扩大,代表性更为广泛。委员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占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大幅度增加,并选进一批在四化建设中作出显著成绩的比较年轻的代表人物;她提议成立的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港澳爱国同胞的委员人数是历届政协最多的;委员中还有台湾国民党当局某些人士在大陆上的爱国亲属;有著名历史人物的后裔;有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长期工作的加入我国国籍的原国际友人。从而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下,使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委员都团结在人民政协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统一而努力。
当时,海外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出现的大团结大统一的局面十分惧怕,他们攻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阴谋。邓大姐对此进行了坚决地驳斥。她在1986年6月接见政协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时讲过,共产党与非共产党之间,哪怕相互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只要有一点可通,我们就要跟他联合,就要跟他结成同盟,这样才能逐步发展壮大进步力量。她说:“我们的统战工作方针,一向是明确而真诚的。我们从来不搞阴谋。”当时,还有人建议将“统战”二字去掉,改变一下名称。她说:“我说不能改。提这样意见的人,有的出于好心,但对我们并不理解,应当向他们说明,使他们了解统一战线是经过历史证明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是一定要坚持的。从建国到现在,人民政协不断地发展壮大,无论全国政协还是地方政协,人数越来越多,团结面也是越来越广阔,为什么要改呢?人民政协不怕大,也不怕‘杂’”。
邓大姐一直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她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致开幕词时,就对和平统一祖国的问题作了重要的论述。在以后的几次全国政协的大会上,她都利用有外国驻华使节到会旁听和国内外众多记者到会采访的机会,详尽地阐明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
(三)
邓大姐对全国政协的机关建设十分重视,她在担任全国政协主席之后不久,就先来机关看望机关党组同志,非常热情地同每个同志谈话,接着又巡视了机关各个局室,勉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把工作做好。她说:“在政协工作的共产党员要注意政协的特点。政协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把这四句话作为进行机关改革和改进作风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她还说:“要发扬民主,就必须与别人协商。处理大的问题如此,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如此。一个人说了算,是孤家寡人……孤家一人,那还有什么群众呢?经常想到发扬民主,就会想到这件事或那件事应该找哪几个同志商议商议,应该找哪几个同志谈谈心。”
邓大姐这些出自肺腑的谈话使同志们受益良多,而她的身教尤其使人感动,邓大姐的民主作风是有口皆碑的。无论是她主持会议讨论问题,还是她同人们个别交谈,她总是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大家畅所欲言;而她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她总是以民主的、平等的、真诚的态度说明道理,使大家心悦诚服。她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同她一起讨论问题或者聆听她的谈话,常常使人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之感。邓大姐十分关心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多年的党外朋友,许多党外人士对邓大姐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有心里话都愿意同邓大姐讲。从邓大姐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她身上都充分体现出来,她的确是做统战工作和人民政协工作的好榜样。(附图片)
1984年,邓颖超同志接受报道政协会议的港澳记者采访。本报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