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巧借外力兴燕郊——燕郊镇镇长王洪元谈兴镇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3
第2版(经济)
专栏:

  巧借外力兴燕郊
——燕郊镇镇长王洪元谈兴镇思路
本报记者夏珺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与北京通县只一河之隔,因春秋时期属燕国城郊而得名。80年代初,燕郊还是一个被荒沙野地包围着的2平方公里的小镇,镇内只有一条土街、几家杂货铺,“刮风满天土,下雨一街泥”。而今,燕郊已成为6.5平方公里,功能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新型城镇。
燕郊为什么能在10年间迅速崛起,发展得比较快?前不久,记者走访了燕郊镇镇长王洪元。他说:“发挥优势,巧借外力”。
王洪元说,燕郊首先是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之间,距北京市中心才30公里。其次是交通优势。京秦电气化铁路、京哈公路穿境而过,北京至燕郊每天有两班通勤列车,这里距首都机场30公里,距天津新港120公里,水、陆、空都比较便利。三是能源、通讯有保障。1984年,燕郊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镇。我们抓住这个机遇,狠抓道路、自来水、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增强吸引力。燕郊靠近北京又不是北京,凭这一点就能吸引进不了北京和石家庄的中央和省直单位到这儿落户,再借助他们的力量建设燕郊、繁荣燕郊。1984年至今,已吸引了31个中央、省直属科研、教育、建筑、石油测井等企事业单位落户燕郊,有人说燕郊快成了中央、省直单位驻在镇了。
中央、省直单位的“引进”,为燕郊镇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到1988年,燕郊镇投入城镇建设的资金达10.73亿元,其中中央、省直单位的投资占10亿元。燕郊镇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搞了大大小小500多个工程项目,修筑镇区公路20公里,修建排污管道2万米,建成自来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11万伏变电站和线缆配套工程,建成120路数字微波通讯并经廊坊进入国家数字微波通讯网,建成一座营业面积7800平方米的行宫宾馆和一座1320席位的多功能影剧院,还有一幢装有5000门程控电话、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邮电大楼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内将交付使用。
中央、省直单位落户燕郊,也带来了大批人才,提高了燕郊镇的人口素质。31家中央、省直单位拥有近千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高级职称的350多人,而且门类较多,涉及电子、机械、工程、地质、外语等专业。这些人才是发展村镇企业的宝贵财富,有20多名高中级工程师在镇办企业当技术顾问或“星期六工程师”,促进了企业发展。如镇办喷涂厂去年年初从某科研单位引进一名高工,这位高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去年新增产值200多万元,新增利税25万元。去年,燕郊与新加坡联营的电脑编织有限公司招收60名高中以上文化的工人,90%以上是“引进单位”的待业青年,其中有7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
燕郊现有5万多人口,其中城镇人口3.1万,绝大部分是“引进单位”的职工和家属。城镇人口的增加,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镇区10个村3000多个劳动力,有2000多人从事二、三产业。镇里投资500多万元建成1.8万平方米,1500多个摊位的行宫市场,经营蔬菜、副食、服装、百货,去年营业额超过8000万元。行宫村几乎家家户户搞三产,从事餐饮业、修理业、旅馆业等。半壁店村80%的家庭从事客、货运输,成了运输专业村。这两个村的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超过全镇人均收入一倍多。
王洪元说,引进31个中央、省直单位,促进了燕郊经济的发展和初步繁荣。1984年到199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0倍,去年达到2.1亿元。
新的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又是一次新的机遇。燕郊镇总结过去8年的经验,调整了发展思路。一是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二是变对内引进为对内对外引进并重,吸引外资建设燕郊。王洪元介绍说,去年春天,燕郊被河北省确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他们借此机会发动了一场对外“宣传攻势”,印制了1万本宣传画册广为散发,请台湾、香港、澳门的记者来燕郊采访,提高燕郊在海外的知名度,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外资。去年共接待前来考察的外商350多人次,洽谈项目50多个,有14个项目已签合同,资金总额达15亿元。目前,与港商合资的祥馨别墅已破土动工,与泰商合资的一座四星级宾馆已完成主体设计,加拿大投资7500万美元的高尔夫球场和美国投资5000万美元的大型娱乐场正在抓紧筹建,一个新的开发建设热潮正在燕郊大地悄然兴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