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站在跨世纪的科学潮头——记优秀青年科学家陈肇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站在跨世纪的科学潮头
——记优秀青年科学家陈肇雄
本报记者温红彦谢联辉
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自去年通过国家鉴定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其成果中的一个商品化产物——“快译通EC/863A”更是风靡世界,时下正以一日千台的速度销往全球。有关专家认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在我国高性能英汉机译系统的开发和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国的机器翻译技术打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年仅31岁的陈肇雄,就是这个“863”项目的总体设计师和主持人。他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目前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陈肇雄生在福建省莆田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6岁考入华东工程学院计算机系。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为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学部委员高庆狮的一名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致力于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一切都是那样平凡,只是自己多吃了一点苦。”谈起自己的经历,陈肇雄淡淡一笑说。
然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迈向成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这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就没有今天的丰硕果实。
机器翻译研究,是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即将形成的庞大语言信息处理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国际权威机构列于21世纪世界十大高科技产品的榜首!在选择博士论文方向期间,陈肇雄发现,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对占了90%信息量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正日益升温,可使人类突破语言和文字障碍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机器翻译,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
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使陈肇雄预见到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毅然选择了这个艰深的理论研究方向。
在计算所一台破旧的计算机前,他开始了潜心的研究。开发一个机器翻译系统,周期长,工程浩繁。首先要为计算机配备一部机器词典,还要教给计算机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如何保证翻译后的语言准确无误,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陈肇雄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仔细研究了国外各种机器翻译理论。经过两年的钻研,1988年他终于提出多级可变换分类体系、复杂多义区分等一系列创新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完整的机器翻译理论体系。同年在匈牙利举行的第12届国际计算机语言大会上,他的论文《智能机器翻译系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国外专家称他“为机器翻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回忆起当初组建课题组的情形,陈肇雄说,当时包括他在内只有4名正式职工,一位硕士生助手,两位操作员。后来才陆续增加了一些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课题组大部分是青年,尽管报酬不多、条件艰苦,身边的同学又纷纷出国,但大家都相信这个课题前途光明。“是一种献身科学,为国争光,造福人类的理想把大家团结在这个课题组下。”陈肇雄激动地对记者说。
1988年,这项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来自中科院计算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全国十几个单位的几十位机译专家和科技人员纷纷加入这一课题组,与他联合攻关。
机译理论和技术的突破,预示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社会效益。1992年,陈肇雄以敏锐的洞察力,选择了香港权智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创建了“科智语言信息处理有限公司”,由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中方技术入股占总股份的50%(按国际惯例,技术入股没有超过30%的),因此,这个50%的技术入股创下了该领域技术入股所占比例的世界第一。
“争的就是世界第一”,这是由陈肇雄领导的中科院计算所智能机译研究开发中心全体科技人员的决心。中心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已五创世界第一。除了机译系统国际水平第一、技术入股比重第一外,该系统袖珍版技术使用权转让,为国家创汇444万美元,在国内外机译系统中效益第一。中科院机译中心与权智公司合作研制生产的“快译通EC/863A”,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实现全句翻译的袖珍电子翻译机,并且已创下机译领域产业规模的世界第一,现已形成每月3000万元以上的销售总额。
有人说陈肇雄“下海”了,其实他还在向计算机科学的高峰继续攀登。陈肇雄笑着说:“我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都在学理论,搞研究。公司就是利用我们现有的理论,开发出实用的软件,然后进行技术转让。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公司体制把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我兼总经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得公司的收入能够更多地投入科研,促进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保持领先地位。这一成果能形成产业化规模,正说明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
面向下个世纪的信息社会,陈肇雄没有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他们的目标是朝着自动电话翻译系统、同声传译、人机对话等广泛的领域迈进。
这种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开拓市场各个环节首尾贯通的良性循环,在某种意义上又创造了一个“第一”,它不正是科技体制改革中人们所向往、追求的一种模式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