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惊疑悔喜入梦来——看孙毓敏的《痴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4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惊疑悔喜入梦来
——看孙毓敏的《痴梦》
李尔重苏烈
《痴梦》本是昆曲,前几年由孙毓敏创编为京剧。今次“梅兰芳金奖大赛”,初睹芳华,果然不凡。
京剧是唱做念舞综合统一的表演艺术。演员必须善于调动唱做念舞、手眼身法步等等“四功”“五法”的一切艺术手段,互相连属,彼此照应,和谐一致地去表演剧中人物。孙毓敏在短短十五分钟的《痴梦》里,成功地为观众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崔氏。她的惊、喜、疑、悔的心理感情之交替反复,通过唱、念、手、眼、身、步的总体配合,集中地外化而为一种紧扣主题的痴情痴态。这是难能可贵的。早年,尚小云塑造了“失子惊疯”的胡氏,陈伯华塑造了“金殿装疯”的赵艳容;如今,孙毓敏又塑造了一个痴心妄想、失魂落魄的崔氏。正是代有才人,各领风骚。
且看崔氏的三次大笑。第一次是在悔恨交集之中,“若不是当初撕破面皮逼他写下休书,这夫人么……”痴心一起,喜从中来,双肩一耸,两手伸出拇指,忍不住“咿咿”地笑了起来,“稳稳当当是我坐的了。”第二次是在回忆往日情景,痴心又生,疑疑惑惑,以为朱买臣或许会原谅她,单指一竖,“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又转忧为喜,下腰拍膝,嘻嘻大笑。第三次是在梦中,看见老奴衙婆捧来凤冠霞帔,将信将疑,连忙问道,“真的?”“果然?”得到肯定回答之后,痴心落实,于是放怀大笑,“哧哧哧”,转身抖袖,“嘻嘻嘻”,再转身抖袖,得意忘形,喜极而狂。三次笑的声态各异,但都表现为一个“痴”字。
剧中唱到“自惭形秽事到临头心急如焚”,“惭”、“秽”二字,小腔花音,“焚”字则长腔宛转,几度抑扬,十足的荀腔荀味。“一日夫妻百日恩”一句,念得连断有序,清脆利落,溅玉喷珠,皂隶叩头时的一惊,眼神口型,浑然一体,真个是“目瞪口呆”。“红霞帔裹玉体洋洋得意”那几步走,“走”出了崔氏的浮荡神思,轻佻心情。凡此种种,在所多有。
总之,这出《痴梦》,像一幅中国水墨画,运用夸张变形的笔法,以形写神,高度概括提炼了剧中人的精神世界,把生活中的极丑化作了艺术上的最美。视听之娱,幸甚至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