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商海何处渡斯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4
第12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

  商海何处渡斯文
谭健
1993年某城市举办的首次文稿公开竞价活动,一时间成为炒得火爆的新闻。落槌定音时,除先期场外已“事谐”的一部文稿外,现场拍板成交11部,总成交金额计人民币349.5万元。其中一部电影文学剧本,赫然以100万元的最高价成交。一部6000言的随笔也拍卖到1.5万元。
如果单是从“金贵”一路来论事儿,尽管它高得不可思议,我倒主张圈外人都应不失君子风度,为之颔首鼓掌才是。因为它毕竟是国人第一次如此大胆地破了“仕子羞于言利”的观念,也是对精神劳动的空前的“物利”肯定。比起某些歌星上台扭捏作态,胡乱喊几句“爱呀爱的”,便可以把几十万、上百万塞进自家腰包,我认为值,值得多!这对于眼下并不富裕的中国作家来说,矫枉过点正恐怕也算不得什么。
然而,对于有人因此便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走向市场的说法,我以为又颇为值得斟酌。把手写字变成铅字,再把铅字兑成银子,最后把银子炒成金子的路数,应该说是文化走向市场的含义之一,但是,它远不是其全部含义。恕笔者孤陋寡闻,除了偶尔听说某名人的遗稿被发现而卖个价值连城之外,尚未见哪位作家抱着一堆墨迹未干的文稿直奔拍卖行的。也找不到一位作家是因为其作品卖了大价钱而一举成为文学大师的。这说明由少数人操纵的小市场并不能代替广大读者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单是把精神产品放在狭小的“物利”的天平上论衡,很难真正揆度出精神产品的艺术价值,精神产品也就只能处在小媳妇的位置上。文化这样走向市场,恐怕永远难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地位。
笔者这样蠡测不是没有来由的。在这项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便是佐证。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近于戏弄,恕不一一列举。但据我的观察,好戏可能还在后头。真正对路的出版单位,没有一家在拍卖行露脸,买主竟是清一色的公司、企业、商店。这就很让人疑心其中有什么猫腻了。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我确信国人中还不会有哪一个经理大亨,能像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的富豪一样,肯花几百万上千万买上一张毕加索或凡高的画,玩个虚的图雅兴的。尽管他可以挥霍几十万神吃海喝。但是,你也千万别因此就认定中国的经理大亨都是傻冒,虚掷千金买一堆既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的字纸。请您稍安勿躁,或许用不了多久,它们便会如变戏法似地重新把它变成金子,当然啰,含金量要高得多了。至于炒明星的那一套手法,比方摊派、包销、赞助会不会再派用场,在下可不敢说。只是希望买主们也想一想读者和国家,别转嫁得太离谱了。
茫茫商海,各显神通,斯文何处可渡?予生也愚,怎样可渡我说不出,但不宜那样做我倒有点一孔之私见。在商贾大亨们的指挥棒下,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单纯金钱刺激,我以为是万万不能在商海中安渡斯文的。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