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不断超越自我的杨清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4
第10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不断超越自我的杨清河
本报记者唐维红
杨清河活得挺累!这是听完他的讲述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因为他总是不满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有人说:超越自我、超越过去已成了杨清河的生存模式。
1993年年初,与北京海淀图书城相对的苏州街上,一家名叫“超越文化服务公司”的民营企业悄悄地挂牌诞生了。总经理就是这位因创办“读去读来书社”而被传媒广泛报道过的河南安阳十佳青年杨清河。
26岁的杨清河有着与同龄人相比强烈得多的责任感。8岁那年,父亲病故。行五的他主动与母亲分担起家庭的重担。1984年高考前期,他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待视力稍稍恢复后,为了养家,他做了一名乡镇企业的推销员,继而又承包经营了一家家电维修部。两年后,他有钱了,他靠自己的聪慧与勤奋使母亲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对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来说,接下来该是娶妻、生子,走一条平坦而甜美的人生之路。
杨清河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他总觉得自己虽尽了做子女的责任,可对社会,他还什么都没有做。为了帮助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热爱读书、对知识情有独钟的人,他用自己的钱创办了以“读好书、办好事、做好人”为宗旨的安阳“读去读来书社”。
从1988年至今,读书社已拥有了1300多种期刊、40多万册图书;有50万人口的安阳市,读书社的读者就达5万之众。读书社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中华全国汉语拼音运用大奖赛”、“中国当代名人知识大奖赛”等一系列活动。成功和荣誉包围了杨清河,而杨清河已把目光投向了安阳以外的世界。
一家由北京超越文化服务公司、广州超越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安阳超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安阳市“读去读来书社”四家公司组成的超越企业集团便应运而生了。
此时的杨清河看准了人才市场,因为他深知: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项包括识才、揽才、储才在内的人才系统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目前,各企业在选择人才、招聘人才上投入的精力和钱财太多,但效果并不理想;而现有的许多人才交流中心,实际上只发挥着保管人才档案的作用。时代呼唤着人才交流的社会化服务。我们超越公司就是要在人才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办成全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民办人才产业,为企业造福,为社会造福。”
前不久,一项在容量、功能、检索速度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超越人才信息库已经研制成功;一个“百家企业人才招聘”活动即将推出……
杨清河说过:“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压力和动力,也就不会取得成功。”这句话为他所有的行为找到了注解。
杨清河活得很累,但很充实;因为他总能为自己找到新的奋斗目标。也许真应了老辈人的话,属羊的他一生都将是忙忙碌碌的。
(附图片)
图片说明:杨清河(右)正在为“读去读来书社”的读者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