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传统文化何处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4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苑杂咀

  传统文化何处寻?
周庆
社会上的许多现象,教科书往往说不清楚。比如,面临商品经济的现实,人们的观念急剧向现代文化靠拢,但同时,精神产品的商业化也日趋严重,一些学者便提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理想、节操、科学、教育、艺术等都有自己的传统,它们的最高境界都具有非商业化的特质。
如果说这些学者们的主张是出于理性思考的话,那么,又有许多不知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为何物的普通百姓,竟也搜寻出200年前的黄历寻找精神的指导,甚至向一切宣称有鬼神附身的男女跪拜,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不是说明,在重物质享受、轻品德修养的风气下,我们全民族都在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只是在同一座山林,有人摸着了门径,有人却误入了歧途。
传统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大家希望最好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解释。于是,有的说,它是三坟五典、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有的说,它是一部不知从何说起的二十五史,是残碑断简、故垒孤坟;有的说,它是一只深不可测的酱缸……至于评价,有人说它是辉煌的,有人说它是专制的;有人说它导致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极力鞭挞它培植了民族的劣根性;有人说它维系着中华各民族的命运,有主宰21世纪世界文明的新生。最无情的诅咒和最热烈的赞美,都是对着它的。
传统文化确实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根。这个根经过5000年的发育,历经水火雷电而不死,是世界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迹。由于它的根系异常庞大,连结的土壤非常深厚,所以它能提供的营养也多种多样,它所结出的花朵也千奇百怪。其精华包括民主性,但许多文化乳汁虽无多少民主性,也是古人高度智慧的结晶。有的算不上精华,但也可以鉴古知今,供人回味。就是那些常被人斥之为糟粕的东西,在历史学家的眼里,往往也是珍贵的原料,可以为您配制出一剂以毒攻毒的良药。大约正是这个原因,传统文化多次打而不倒,欲与之彻底决裂而终至不能。在它的孕育下,从古以来,竟也不断产生着埋头苦干的人,拚命实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构成了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怎能拒绝这样一份起于远古、直达近代的遗产呢?怎能割断这一流淌了几千年的血脉呢?就是那些诅咒它的人,透过纸背,不也可以感觉到一种深沉的爱意么?正所谓知之愈深、责之愈急、爱之愈切。
近闻,一位美国的教授预言,今后主宰世界的将是世界七大文明的冲突。其中一大文明,就是儒家文明。又闻,一位日本报纸的主编分析,儒家文化助长腐败。他们的说法不论有无道理,都是一种提醒:对于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今确实需要我们放开眼界,认真审视:全盘西化已为我们所不取,全盘商化也并非改革的目标,那么,整理我们的肠胃,像对外来文化一样对传统文化来一番科学的吸收与消化,使我们民族传统的诸多美德、高尚节操、苦干精神、聪明才智,与近现代、当代文明一样,变成我们精神家园里最美丽的花朵,让那些曾经使我们的先人沉沦、麻木、猥琐的陈规陋习,与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一起,变为牛痘,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这大概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
那么,传统文化何处寻?尘封的藏书阁,小巷的书摊上,电视的节目中,学堂的历史课,学者的书桌旁,山野的寺庙里,奶奶的故事中,大概都有它的踪影。这是有形的。此外,政治家的治国术中,书香门第的家风中,乡村的淳朴民风中,也有传统文化的遗韵。可惜的是,每个人接触传统文化的这些影响有限,难以窥其全貌,普通人对它更是捉摸不定,无从选择哪些是应该继承弘扬的,哪些是可供借鉴的,哪些是只能留作笑谈而供人观赏的。
对传统文化的吸收,要因人、因时、因事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个原则讲得很多,但实际的鉴别工作,做得很少。其实,在这一点上,古人也有极成功的例子。比如,封建礼教是吃人的,但封建时代穷乡僻壤的老太太也是满脑子这类礼教。她们头脑里的那些观念从何而来?恐怕与一些通俗读物的普及、流传、易懂、上口、好记有关,如《三字经》、《女儿经》、《名贤集》、《颜氏家训》之类。受此启发,今天何不由学贯古今的大学者,以其大手笔编写一册通俗的传统文化读物来——不要百卷巨制,那是成心不让人读;不要东拼西凑,那样不值得读——只要以成熟的态度,把古人选择生存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生老病死的智慧、经验、得失告诉我们,就像一册新时代的《三字经》,广布民间,使当代人仿佛又与古道热肠相通,耳濡目染,气质随改,岂不妙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