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广大师生喜爱优秀影视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5
第3版(专页)
专栏:

  广大师生喜爱优秀影视片
编者按:中宣部、国家教委、广电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发出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受到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运用优秀影视片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弘扬主旋律的重大举措,也是在中小学深化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宣部等四部委《通知》精神,本报与光明日报于11月27日在京联合召开了“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座谈会”。与会同志畅谈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些已经运用优秀影视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单位还介绍了做法和体会。现将座谈会发言摘要刊登,以便社会各界了解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四部委倡导的这一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青少年成长的良师益友
陶西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是这一代人素质的基础与核心。当前,社会的文化环境复杂化,价值观念产生了一些变化,德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运用优秀影视片切实有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这批影视片连接起来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一部深刻而丰富的近现代史。中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文明,了解旧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了解党领导广大人民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这批影视片汇集起来又是一部英雄谱,特别是共产党人的英雄谱。一个个英雄形象展示着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忠贞,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着他们无私无畏的高贵品格;尤其是展示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通过观看影视片、学习英雄,可以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价值观的准则。
这批影视片还是正确审美观点和高尚审美情趣的结晶。一部部影片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炽热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向人们揭示了真伪、善恶、美丑。这样的影视片可以使中小学生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有正确的美的追求。
何为“好汉”
林福智(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核心,我校统一部署,各科分工合作,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各科的特点,通过多种内容、多种渠道对学生不断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渗透。
百部优秀影视片的推荐,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做了一件大好事,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为形象、生动的教材。我校的历史教师反映,过去讲历史课主要靠老师一张嘴,有了影视片,学生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可以获得更丰富、更形象的感受,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去。
开始的时候,我们担心学生对由上边推荐的教育影视片有逆反心理,但是据最近所作的调查了解来看,我们感到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接受而且喜欢这些优秀影视片。一些学生在看过影片之后说:“这些影片塑造了不少英雄形象;那些外来片也塑造了一些‘英雄好汉’的形象。两者相比,差别明显。他们之间差就差在人生观上。外来片的‘好汉’不是为争霸而打来斗去,就是仇杀;而我们的英雄身上却体现了为祖国、为人民、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应该追这样的“星”
邹少鹏(北京八一中学学生):看了《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这部片子,我想了很多。毛泽东是党和国家主席,他生活还那么朴素,他的儿子还要去朝鲜战场,这些都使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也爱看《闪闪的红星》、《刘胡兰》、《小兵张嘎》这样的影片。小英雄们生活在战争年代,随时都准备着用生命去为创建新中国做贡献,这些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体现了建立新中国的战斗历史,也使我们实实在在地理解了“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真正含义。我感到我们应该崇敬这些英雄,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拜那些不值得崇拜的歌星、影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