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爱国主义:永恒的主旋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5
第3版(专页)
专栏:

  爱国主义:永恒的主旋律
勿忘国家民族尊严
卢嘉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宣部等四部委发出了《通知》,强调要用优秀影视片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种形式和环境。我常常这样讲,在运动会上,当我们的运动员获得名次、登台领奖的时候,总要有一个仪式,就是升五星红旗,唱我们的国歌,这种形式非常好。它不仅激励运动员去创造好成绩,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政治课、理论课之外,也要充分运用优秀影视片这种好形式。
最近我在外地听到了一些令人难过的情况,一些人在外宾面前做出了有损于国格、人格的事,他们心里只想着钱,却忘记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请外国友人来,是想让他们认识中国,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我们做了几天的工作让一些爱国思想淡漠的人几分钟就给破坏了。这些现象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工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再过不久就是毛主席的百岁生日,我们要加强宣传,要运用优秀影视片进行教育,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毛主席的功绩,进一步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
我在几次会上都谈到了一句话,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也谈到这句话,这就是“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要教育青少年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要激励他们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爱国主义不是空洞说教
何祚庥(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会不会偏离这一航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能否坚持100年不动摇,这是个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相通的。热爱社会主义的前提是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
我们是过来人,不会忘记革命前辈对我们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那就是向我们展示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系列的民族屈辱的历史。那一系列的割地、赔款,一系列的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要向后辈们揭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卖国贼!要让后辈们牢牢记住历史上的那些耻辱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正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这些耻辱使我们警醒起来,走向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说教,而要落实到行动上。作为科学工作者来参加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讨论会,我想说应该把“爱科学”也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的基本国情。所以,只有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型的高度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我国正在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因此,我们要教育青少年,教育儿童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而不要盲目地去崇拜什么“青春偶像”。
两个文明的强大支柱
兰宏生(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爱国主义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永恒的教育主题。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情感,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曾经造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史,在今天,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依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为了使现在的中小学生成为21世纪的主人,就必须深入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所坚持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所要进行的教育也是三位一体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好青少年,就要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核心,使我们中小学广大师生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就要努力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保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丰富的,途径方法是多样的。优秀影视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教材,运用优秀影视片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好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教育更加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它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中小学生喜闻乐见,印象深刻,能达到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效果。
百部影视片放映活动在北京市的不少中小学里已经初见成效。宣武区少工委开展了“电影周”活动,有45所学校参加了这一活动,观看影片的学生达3万多人次。厂桥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影片,家长边看边给孩子讲,效果很好。有的学生说:“原来只知道‘四大天王’、‘小虎队’,看了《董存瑞》、《铁道卫士》以后,我知道了心中的偶像不应该是什么‘星’,而应该是热爱祖国的英雄。”
“追星族”到底怎么了
范红(北京八一中学团委书记):最近几年来,港台影视片走红,不少地方在播放这些片子,我们的校园也几乎被这些东西包围了。枪战片中神奇的动作,言情片中缠绵的情调,再加上影视歌星那漂亮的装扮、潇洒的外表,吸引了大量单纯幼稚的青少年。一个中学生,为了能看场演唱会,一睹其偶像的风采,竟然去卖血换钱;有些学生整日整夜地守候在宾馆、剧场的门口等待歌星签个名……这一切都令老师和家长充满忧虑: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四部委及时地发出了《通知》,号召中小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给社会和校园吹来了一阵新风。《光明日报》正在连续介绍这些影视片的内容;电视台已经在陆续播放这些影视片;学校也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搞影评、开班会讨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大气候。
这次推出的百部影视片,每一部都可称为一本生动的历史教材、政治教材,它能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扬革命传统和增强爱国主义观念。最为之高兴的还是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通过这些影视片的教育,他们又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他们那代人所具有的吃苦精神和爱国热情;学生们也更加懂得珍惜革命英烈们用流血和牺牲换来的今天,进而用努力刻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去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永远不朽的旋律,永远不灭的精神,请给中小学生更多更好的这样的精神食粮,希望这些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能一直陪伴我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他们指引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