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了解历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5
第3版(专页)
专栏:

  了解历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曾庆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利用爱国主义影视片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方针的重大举措。在现今的国际环境当中,中国要发展、强大,爱国主义教育非大力加强不可。除了运用影视片进行教育之外,还可增多方式和扩大内容。例如,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有关教材都应该把宣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我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各种事实融会进去;也应该把这样的内容融合到各种宣传形式之中;还应该如实反映我国近百年来备受帝国主义侵略剥削的事实,教育国人应以此为耻,愤发有为,“知耻有勇”,不要“见利忘义”。
中西文化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有互补性。今天世界上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在研究和学习东方文化,主张发扬东方文化的某些优势。我们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不能妄自菲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们应该十分珍视和永远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青少年从小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至老不衰,奉献不止。
好好学习做栋梁之材
赵萱(北京156中学校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腾飞,关键取决于民族的素质,取决于民族精神。我校借着《通知》的东风,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来抓。让同学们观看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视片,能够了解我们民族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斗争史,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作用。学校每周向同学们公布播放的片目,组织同学收看。史地老师、政治老师努力做到组织观看影视片与教学有机结合;全校开展了“爱我中华”电影观后感征文比赛。有的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做栋梁之材,这是我们对祖国、对民族最深、最深的爱。”
几年来,我校注意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努力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特别是和近、现代史教育相结合,和形势、国情教育相结合,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和纪念重大节日相结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全社会要齐心协力,优化育人环境,增大教育的可信度,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最佳效果。
泪岂能白流
水华(著名电影导演):看到运用优秀影视片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组织得这么好,在中小学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
爱国主义情操是影响人一生的最关键、最根本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建设的基础工程。从左翼文化运动直到建国以后,党领导的爱国主义文艺都深入了我们的灵魂,都在塑造着我们。前几天电视里播《黄河大合唱》,我看到唱的人、指挥、观众都流了泪,我也非常激动。那是我们民族的、人民抗战的声音,那样的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情操是具有穿透力的。
我从事文艺工作以后,也在努力创作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因为我也想用自己的作品,用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操去感染、影响观众。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不朽主题,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创作中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我们的作品产生催人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给人以真正的艺术享受。
我愿意和同志们一道,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主旋律作品,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