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淡泊人生——记因公殉职的沈阳市长武迪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5
第4版(要闻)
专栏:

  淡泊人生
——记因公殉职的沈阳市长武迪生
  新华社记者赵文泉刘欣欣
武迪生在沈阳市当了8年市长。当他在以色列因直升机失事不幸遇难后,许多到他家里吊唁的人都不禁惊讶:“这就是市长的家?”
武迪生的家在沈阳市中心一幢住着许多工人的普通居民楼里,4个房间,用来做客厅的最大一间约有14平方米,从底到上的白灰墙没有装修过。地上铺的是廉价的地板革,地板革上有一块约6平方米的驼色化纤地毯。顺墙摆着两排参差不齐的沙发。两个小茶几从那用电烙铁烫花的图案可以看出是70年代的旧物。
武迪生当市长这8年,沈阳市一年要建几百万平方米的住房,全市人均住宅面积从4.6平方米增加到6.2平方米。武迪生要给自己搞一套好一点的住宅很容易而且也不过分,但他总是说:“过去8平方米的小屋怎么住来着?现在已经不错啦!”
武迪生一生坎坷。1957年,他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沈阳线材厂劳动,他妻子因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得已与他离婚去了香港。后来武迪生与工厂一位同情他的老工人的女儿结婚,全家四五口人多年一直住在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里。长期生活在社会基层,使他与群众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情谊,能体察百姓的疾苦,因此在当市长后他仍坚持住在居民区里,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格。
他遇难后,《沈阳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关于“武市长前些年生活清苦,时常买扒堆菜”的介绍,曾引起不少人的议论,说市长家买扒堆菜这可能吗?其实熟悉武迪生的人都知道这确是真的。
在我们1989年10月11日的采访本上,还记着他的秘书史明星介绍的这一情况。当时武迪生一个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才200元过点,他妻子是个中学教师因病提前退休在家,一个月工资才50多元,而两个孩子正上大学,一个孩子上中学,这点收入维持一个五口之家怎能不捉襟见肘?有一年夏天,市委书记张国光看他穿了一件质量很差的白衬衫,一打听才知道这种衬衣他妻子给他一下买了3件,一共才花了5元钱。
就在这年年初,他回到他的母校东北大学,同学生们就有关腐败问题进行对话。有学生问他:“你每月有多少外快?”他答:“没有。”“你家里有几大件?”“我家里只有黑白电视机,还没有彩电。”学生们热烈鼓掌。事后有一次谈起这件事时他对我们说,看到学生们鼓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好像成了珍稀动物,其实廉洁的干部很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老百姓也是武迪生最痛恨的。不为亲属谋私,这是他当市长后为自己制定的准则。他岳父母住的是1953年盖的旧楼房,下雨常漏,想让他帮助想想办法。他说,我只有一个权力,就是请你们到我家住。武迪生儿子旅行结婚去北京,他叮嘱:不要住沈阳市政府驻京办事处。他在香港的前妻要在大陆做生意,他说,“你在哪儿做都可以,就是不能在沈阳。”为了防止亲属利用他的影响谋私,家里买个抽油烟机他也要查问:有没有发票?武迪生是不是太不讲人情了?其实他是个最富有同情心的人。还在他一家4口住8平方米斗室时,当听说妻子的哥哥离婚,两岁的孩子无人抚养时,他主动提出收养这个孩子,后来一直供养这个孩子上了大学。武迪生最珍爱的就是挂在家中客厅那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样的条幅,他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常说,纵观世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振兴都需要一代人的牺牲,在中国就是我们这一代。他当市长,8年如一日,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二三个小时,8个除夕夜他都是在矿井、炉台或车间与工人们一起度过的。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他淡泊的一生,也是辉煌的一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