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电视剧《西行漫记》拍摄花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5
第8版(副刊)
专栏:

  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电视剧《西行漫记》拍摄花絮
炜琨
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6集电视剧《西行漫记》,以独特的视角和诗的韵味叙述了一个发生在30年代中国陕北的真实故事。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乔治·海德姆带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着年轻人的好奇,带着记者的独特思维与神圣使命闯进了陕北,他们要亲眼看看被国民党通缉的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什么样的事业。
该剧通过他们的采访、透过他们的眼睛,真实客观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毛泽东和他的党、他的军队所建立的延安革命根据地及开创的事业。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斯诺的哲理性论断:“红星必将照耀着中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泽东和他的许多战友已经作古,斯诺先生也已逝世,临逝世前,他将当年毛泽东赠与他的红军帽和一只鼻烟壶交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时,漫长而宏阔的历史一下子浓缩了。当今人回顾这段历史时,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飘扬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导演史践凡将张子良的这部剧作搬上了屏幕,拍摄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剧组的外国人
饰演斯诺的演员是大连铁道学院的美籍教师蒂姆。
蒂姆,32岁,自美国来华已3年。他与当年来华的斯诺一样也是学新闻的,曾当过记者。还非常巧合的是当年在西安工作的斯诺的孩子叫西安,而今天蒂姆的女儿叫大连。
蒂姆第一次拍电视剧,感到很新奇,工作很能吃苦。为了塑造好埃德加·斯诺的形象,他的刻苦是全组出了名的。他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在剧本上密密麻麻地注满了英文。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接近角色,他又请剧组的中国演员将所有斯诺的台词录下来,他手拿录音机一句一句地听、记、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塑造出的斯诺形象非常真实可信。
饰演乔治·海德姆的是巴基斯坦留学生乔岚,他在中国进修中文。由于工作需要,他一句一字将剧本全部翻译成巴文。这项工作很艰苦,不过,他的努力没有白废,在翻译中他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他多次表示,海德姆在激励着我,我一定要演好这个角色。
生在延安爱延安的导演
史践凡,1941年出生在延安,其父曾是延安鲁艺宣传队队长。史践凡童年时代是跟着父母在炮火纷飞的陕甘宁边区度过的,直到解放战争胜利,1950年才离开那块令人魂牵梦萦的土地。
40年过去了,史践凡一直没有忘记那段历史,那块土地。尽管他拍过多部电视剧,许多作品也获过奖,如电视剧《鲁迅》曾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及“金鹰奖”,但他一直在寻找机遇,要再现延安革命根据地,让人们都了解它,都爱它。当拿到张子良的《西行漫记》剧本时,他感慨万千,他是怀着对革命先辈们的无限敬仰来进行二度创作的。
拍摄是非常艰苦的,但他与剧组的主创人员共勉道:再苦也苦不过长征二万五。为再现历史氛围,营造环境态势,他们拍摄从吴起镇到定边的戏,轻软的黄土层有半尺厚,走在上边如行在云雾黄尘中,摄像师不心疼自己心疼机器,舍不得机器暴露在尘埃中,险些与导演吵起来。史导与李克俭(毛泽东饰演者)、孙维民(周恩来饰演者)等演职员用剧中的史实、用红军的革命精神激励、鞭策自己,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真是红军老战士”
在志丹县拍摄时,要找一些群众演员演红军战士。
有一位老同志,个子不高,年岁可不小,他为剧组跑东跑西,非常热情周到,他说,“演我们年轻时的事,太好了”。经接触,原来这是位真的老红军,而且还与史导的父亲是老同事。老人欣喜地唱起延安当年流行的歌,禁不住泪流满面。
他拉着导演的手,非让同志们住他家不可。十几天的接触,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认真地当好群众演员,还给大家讲传统。剧组就要离去了,当史导拿出那并不多的一点劳务费时,老人谢绝了。剧组的全体演职员为这位真红军战士的行为感动了,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在此后的拍摄中,同志们自觉地以这位老红军为榜样,认真对待工作。
(附图片)
《西行漫记》剧照说明:
▲毛泽东由李克俭饰,斯诺(图右)由蒂姆饰,海德姆(图左)由乔岚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