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社会科学14年成果大检阅74部专著和109种其他形式成果获奖,奖金总额130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6
第1版(要闻)
专栏:

  社会科学14年成果大检阅
74部专著和109种其他形式成果获奖,奖金总额130万元
本报北京12月15日讯 中国社科院首次举办的全院性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今天揭晓,共有74部专著和109种其他形式的成果榜上有名,奖金总额达130万元。这些获奖成果是从全院1977年至1991年间完成的2774种专著和4万多篇论文中评选出来的,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科研品种,是中国社科界最高科研机构14年学术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这次获奖成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比较重视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理论的高层次上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一些重要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如刘国光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被认为是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部阐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著作。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重要论断,并详细论证了转型期的主要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前瞻性。青年学者樊纲主笔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被学术界认为“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某些学科由于离现实有一定距离而不容易为社会瞩目,但我们的学者不甘于寂寞、辛勤笔耕,不断有精品问世。如王戎生等人的《清代全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清代通史。这次还评选出一大批优秀社科资料书和工具书,如《甲骨文合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社会科学带来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又极大地拓展了社科研究的空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胡绳在充分肯定科研工作“成绩可观”的同时,也坦率地承认:“从总体上讲,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没有达到超前研究的水平,没有理由满足于现状”。
(李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