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记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张英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2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

  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记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张英才
尹兵辉张俊全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雷锋常说的一句话。河北省定州市东亭区武装部长张英才,29年如一日,始终以扎实的行动,实践着雷锋精神,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人武战线的平凡岗位上闪光。
乡武装部长张英才在这个副科级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抓征兵、组织民兵训练、分管民政优抚等,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武装事业。那一年,妻子生孩子时,他正忙,整个月子里都没能回家侍候。孩子两个月时,张英才到保定军分区参加人武干部集训,孩子得了肺炎,高烧不退,几天水奶不进,要他赶紧回家看看。当时,新的民兵训练教学法正讲到节骨眼上,回去后,马上就要组织民兵训练,耽误几天,就会影响全年的训练任务。张英才买了点奶粉、白糖,让人给妻子捎了封信。集训结束回到家里,看到妻子正一个人坐在炕上默默掉眼泪,原来女儿已经离开人世7天了。
有段时间农村出现“征兵难”。这期间,张英才却把两个儿子先后送到了部队。有人说,老张,为了工作你把自己交给了党,又把两个孩子搭上了,别人都琢磨做生意赚钱,谁像你这么傻。张英才却说,孩子们愿意到部队尽义务,家长当然要支持,何况我是武装部长,更要带头!
升官发财,是当今有的人追求的目标。而张英才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29年来他一直在副乡级位置上没挪过窝,妻儿也都还在农村种田,他从来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吃了亏。有人劝他也想法“运动运动”,弄个“一官半职”。其实,这样的机会曾不止一次摆在他的面前。1986年,组织上根据他的工作能力,考虑他20年没动职务,决定让他在本区3个乡中任选一个去当乡长。那时,张英才已经45岁了,晋升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很多人都劝他赶快点头。但考虑来考虑去,他打心眼里舍不得已经得心应手的武装工作,况且那时民兵工作正面临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困难,既然这项工作总要有人干,倒不如让自己这匹“识途老马”再闯几年。于是,他谢绝了组织上的好意,继续留在武装工作岗位上。以后,又有几次提升的机会,他都一一放弃了。直到前两年,领导再次安排他改任副区长,并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老张,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别人打破脑袋争不上,给你送到手上,可要慎重考虑呀!”他再次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让年轻人干吧!又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别人。
个人的名利张英才从不往心里去,但工作上却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头。每年民兵集训,他都和小伙子们摸爬滚打在一起,一次做卧倒示范动作时,不慎扭伤了胳膊,肘关节肿起老高,一动疼得钻心,但他一声没吭,硬是坚持到训练结束。近几年,市人武部对民兵进行集中训练,他担任爆破教员。民兵们见他年纪大了,都让他不要亲自动手,在旁边指挥就行了。他说,别看我年纪大了,训练场上还敢跟你们比个高低。个别民兵怕苦怕累,训练时想偷懒,见他满头白发还一丝不苟,一招一式地教,也心服口服,认真操练起来。就这样,张英才带的民兵,在各级比武中次次都名列前茅。
一个亲戚带着烟酒找他,想让身体不合格的孩子当兵。当年这位亲戚农忙时经常过来帮忙,对他家是有恩的。张英才恳切地说,你的好处我一辈子忘不了,但这次我帮不了你,我要对军队负责,也对你的孩子负责,你对我好,就不要让我犯错误。有的人看明送礼不行,就把东西送给他妻子,想让她给吹吹“枕边风”,张英才对老伴明确规定,任何礼物不能收。有时硬撂下的东西,没空往回送,放坏了的还要自己花钱买些价钱相当的东西给捎回去。
有人说他是铁石心肠,不通情达理。不过有一点张英才从来没有动摇过,那就是个人的事再大也只是自家的事,不能拿原则作交易。而对那些真正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特别是烈军属优抚对象,不管相识不相识,只要知道了,一定尽力帮助解决。齐朴村有一位军人家属,旧房漏雨,檩条断裂了,自己修不上,只得带4岁的孩子借住在邻居家中。张英才知道后,几次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带领十几名青年民兵,出了几天义务工,一顿饭没吃,一支烟没抽,硬是给旧房换了新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