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巴以协议缘何推迟实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6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以协议缘何推迟实施
本报记者 刘水明
12月12日,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会谈未能消除障碍,巴以关于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被迫推迟实施。这一并不顺畅的和平开端,使许多渴求和平的巴以人士感到失望和沮丧。
巴以协议未能如期实施,主要归因于三大障碍。
其一:加沙与埃及、杰里科与约旦以及加沙与杰里科之间边界及通道的控制问题。加沙与埃及毗邻,杰里科同约旦隔河相望,它们之间都有陆上通道和桥梁连接。巴勒斯坦最初提出边界由其警察控制,后又提出由巴勒斯坦警察、以色列军队和联合国部队共管。以色列坚持边界通道应置于它的军队控制之下,认为这对以色列的安全至关重要。这样既可以防止巴勒斯坦人从境外运进武器,又可以控制被占领土与埃、约的经济交往。此外,控制边界还是“主权的象征”。以色列表示不接受任何折衷解决办法,并声称以巴协议明文规定对外安全由以色列负责。此外,对于如何设置加沙与杰里科之间的联系通道和安全保障问题,巴以也尚存分歧。
其二:杰里科面积问题。杰里科包含两个地理概念:杰里科省和杰里科市。前者根据1967年前约旦划定的范围为365平方公里,后者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由于巴以协议对杰里科面积没有确定,所以以色列在谈判中千方百计缩减其面积,而巴方则要求在整个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目前,以色列只同意杰里科市及其周围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划归自治,面积仅占杰里科省的20%。
其三: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安全问题。西岸有10万犹太人、150多个定居点,加沙有4000犹太人、21个定居点。犹太人定居点的建立是出于“以色列的深远战略考虑”,大多分布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以色列政府决不会轻易放弃它们,因为这关系到以色列是否撤回到1967年前边界的问题。即使在动乱不已、面积只有350平方公里的加沙,以色列早些时候也只同意从一半地区撤出军队,后来又同意将那里的犹太人定居点面积缩减到36平方公里。以色列坚持,定居点内外及交通干线上,都要有以军岗哨。巴解认为这是一种变相占领。
上述三大障碍涉及到未来被占领土地位的最终谈判。以色列至今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因而估计很难作出让步。这再次反映出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性。
祸莫大于无信。人们担心,巴以协议的推迟执行,将使各种反和势力有机可乘。自从巴以协议签署3个月以来,被占领土内已有39名巴勒斯坦人和18名以色列人被杀。巴以双方营垒中的极端派正欲挑起更大的冲突,导致局势更加恶化,影响巴以继续谈判的气氛,阻遏巴以和平进程。
为了消除障碍,阿拉法特和拉宾将再次在开罗会晤。据悉,巴方的谈判策略将有调整,在通道控制上也许再作某些让步。下一轮巴以高级会晤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方的立场。
(本报开罗12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