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莱蒙湖畔的最后较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6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莱蒙湖畔的最后较量
本报记者 姚立
十二月十四日十时四十五分,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的阶梯大厅里,几百名记者正急切地等待着。讲台前挤满了电视和摄影记者,那些迟到的人们三步并作两步奔进大厅,人们交谈着,议论着谈判桌上可能发生的事情……
十一时十五分,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坎特和欧共体代表布里坦终于在人群簇拥下进入大厅。二十五小时的艰苦谈判使他们面带倦容。
“我们达成了全面协议。”坎特开门见山。
“我们取得了成功。”布里坦随后补充。
求同存异使长达七年多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终于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机。人们开始切实看到了谈判克期结束的希望。
这妥协的确来之不易。连日来,美欧在日内瓦进行了一场“大西洋两岸的最后决斗”。为在谈判的最后时刻最大限度地捞取好处,坎特和布里坦之间展开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神经战”。位于日内瓦洛桑大街的关贸总部里,灯火通宵达旦,警卫戒备森严。谈判桌上传来的信息时而乐观、时而紧张,双边、四边和多边谈判交替进行。布里坦穿梭于日内瓦和布鲁塞尔之间,向欧共体外长们汇报谈判情况。坎特也频频和克林顿总统越洋通话,请求指令。各国新闻记者则夜以继日守在新闻大厅,通过现代化手段,将那些扑朔迷离的信息传向全世界。短短几天,日内瓦的电信业务量猛增。一位外国记者笑称道:“这下子电信局发财了”。
十五日午夜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期限。美欧宣布达成协议后,主要障碍排除,谈判进程加快,关贸总部的大楼里更显忙碌。已达成协议的文本正紧张付印,各国代表都在加紧核对工作。十五日十九时三十二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一百一十七个参加国和地区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最后会议,闭会的槌声终于敲响了。
(本报日内瓦十二月十五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