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吉林农村经济多路进市场粮食总产保持高水平 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7
第2版(经济)
专栏:为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

  吉林农村经济多路进市场
粮食总产保持高水平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
本报讯 曾一度受“高产低效”困扰的吉林省,今年由于采用多路进市场的对策,不但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产190亿公斤的高水平,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860元,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玉米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当家品种。但近几年受市场制约,增产不增收。今年,他们围绕市场重做玉米文章:高油、高淀粉、高赖氨酸玉米,易转化,适销性强,今年这种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20%。结果,既保了产量,又增了产值。大豆市场价格是玉米的4倍多,今年全省大豆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26.7%,新增产值6亿多元。杂豆、油料、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也增加到449万亩,仅通化县就增加了10万亩,这个县的农民因此增收,超万元的达1546户。
在组织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时,吉林省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来钱就搞什么。肉食、禽蛋的市场销势一直看好,规模饲养效益也高,地处中部的一些产粮大县都利用充足的粮源,大力发展养猪、养牛、养鸡。到今年10月底,全省已发展生猪958万头、黄牛285万头、家禽1.5亿只,全省饲养业共增加产值近50亿元。地处东部山区半山区的一些县,今年农家庭院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水果、药材等已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吉林省的乡村工业也开始大步迈进市场。今年全省新上的3767个项目中,多数都是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共融资18亿多元。为了增强农业进市场的能力,在新上项目中相当部分是搞农副产品加工的。目前,全省已建起了以德大、黄龙等为主的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饲料、食品等行业开始与市场接轨。据统计,今年全省共加工转化粮食30亿公斤,占商品粮总量的23.3%。
为了帮助农民进市场,吉林省还加大了社会化服务措施。年初,省委总结推广了桦甸市“公司加农户”的经验,各地由政府牵头、公司搭桥,同农民签订农副产品收购合同4600万份。到11月底,这些合同已兑现90%。 (陈泰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