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抢救工作要做全、做深、做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28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抢救工作要做全、做深、做透
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哲文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已经拉开了序幕,如果我们做不好文物的抢救工作,那将是一件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情。
我曾经多次去过三峡,也专门对长江三峡的文物古迹做过考察,尤其是作为一个巴蜀儿女,对祖先留下的三峡文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长江三峡文物的重要价值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长江三峡与黄河河套、中原大地,荆楚潇湘以及吴越齐鲁等地一样,同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从古老的大溪文化到周秦汉唐以至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点。特别是关系到川鄂地区古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历史的遗存以及他们与中原地区、长江下游文化的联系更为重要。因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二、由于水库淹没的地区大,淹没的文物数量多,不管是考古发掘、古建测绘,还是搬迁保存、原地设防等,工作量都很大,技术要求又高,因此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三、长江三峡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它们不像其他配合基建工程那样可以先做重要的,或做一部分都可以,以后还可以补做。而三峡则不然,一放水就完了,很难或无法再进行了。因此重要的考古发掘、古建搬迁、石刻复制等都必须做全、做深、做透。四、由于水库淹没区大,抢救出来的文物很多,如果没有很好的保存地方,很快就会损毁或散失了。为此,应建立一批博物馆和文物保藏所,把它们分别整理展览出来,发挥它们的作用,并把它们世世代代永远保存下去。五、三峡地区抢救保护的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很高,因此有必要将这一成果整理出版,以供各方面研究和传之后世。六、要抢救保护这样一大批行将“没顶”的珍贵文物,没有经费和技术力量不行。经费应按国家文物法的规定和国际上的惯例安排。技术力量建议国家文物考古部门要大力支援,并从全国文博系统、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部门中抽调、借用、聘请有经验的人员、专家学者、教授教师共同参加,以保证工程与科研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