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不恋城市去农村 治穷致富做贡献 济南千名机关干部下乡包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不恋城市去农村 治穷致富做贡献
  济南千名机关干部下乡包村
本报讯 记者贾建舟、张宪春报道:12月13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市1000名机关干部打着背包,带着锅灶,进驻到经济欠发达的济阳县、商河县的300个行政村,帮助农民治穷致富奔小康。
济阳县和商河县属于济南市的“粮棉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人均收入比较低。在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过程中,身居中心城市的济南市委“一班人”,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欠发达县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决定从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单位抽调1000名素质好、作风扎实的干部,到这两个县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的300个村蹲点,帮助他们加快发展经济,力争一年打开局面,两年改变面貌,使两县工农业总产值分别突破60亿元,实现财政基本自给。
济南市实行干部包村目标责任制,对所包村庄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收入情况进行年度量化考核,并与干部派出单位考核、奖惩挂钩,如果半年内打不开局面,就由派出单位一把手亲自下去。他们还建立包村干部政绩考核档案,把包村期间的政绩,作为考评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要求包村干部一律自带被褥、自立锅灶,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
进村之前,市委组织干部深入所包的41个乡镇300个行政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的优势和劣势,理出了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兴办以流通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和多种经营等5条奔小康的路子,制订了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重点,使包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