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代表全国人民当好东道主——访首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04
第4版(要闻)
专栏:

  代表全国人民当好东道主
——访首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
本报记者郭伟成
5月,浦江两岸春意盎然,到处是飘扬的彩旗,到处是迎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标语和宣传画,好像整个城市都在振臂高呼:“迎东亚,盼奥运。”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已经在上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了。现在,为东亚运动会做贡献,代表全国人民当好东道主,已经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这是我们能够开好东亚运动会的根本保证。”首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对记者说。
作为东亚运动会这一战役的现场总指挥,龚学平的担子是不轻的。在短短的几个月里,组委会工作就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一般综合性运动会都要有几年的筹备时间,至少也要二三年。上海从接受任务到现在,总共只有14个月。上海的运动场馆分散、设施陈旧,需要改造,而财政没拨一分钱,全部资金靠社会集资解决。
龚学平说,这是上海开埠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我们的经验还不足。这次运动会又是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一个关键性战役。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上海,将第一次参加世界区域性的运动会,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为了体现一流的标准,去年底,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把运动会开幕式的地点从上海体育馆的室内移到虹口体育场,要在4个月内完成开幕式的总体方案以及设计、排练等全部工作,时间就更紧了。
“这对上海人民是一次挑战。”龚学平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担任首届东亚运动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的。他说:“在困难面前,我们的有利因素也是决定性的。一是领导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这项重任交给上海,是对上海的信任。李铁映同志与国家体委的领导多次来上海指导。为了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与部门负责同志按工作分成八条线来抓。二是群众参与。在整个筹备过程中,无论是基本建设,还是社会集资,涌现了许许多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三是各方支持,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优势。整个筹备工作得到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全力支持。四是舆论导向。由于新闻界的大力配合,大造舆论,动员、激励了全体人民,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没有全体人民的参与,没有全社会的无私奉献,很难想象可以在4个月内集资几个亿,办起东亚运动会。”
龚学平强调说:“东亚运动会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但是,通过举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而在上海人民中唤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无私奉献精神,却是永恒的。举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上海能得到什么,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与动员,这一精神会永远激励上海人民去建设新上海,去开发浦东,去争取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才是我们从举办东亚运动会中可以得到的最大收获。”
龚学平认为,这次东亚运动会的筹备工作还有助于重新塑造上海人的形象。通过东亚运动会,上海将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新貌。上海人,已经并将通过东亚运动会展示一个崭新的形象。
(本报上海5月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