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中介资源”的魅力——潍坊市“风筝经济”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06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介资源”的魅力
——潍坊市“风筝经济”透视
本报记者戴玉庆张宪春艾丰
4月20日,当五彩缤纷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再展新容的时候,它也是在庆祝自己的10岁生日。
也就是在这10年间,潍坊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1992年达到216亿元,在全国超百亿元的25个城市中,排名第17。
人们自然要探求,这小风筝和大发展之间,有什么奥妙的联系?
“中介资源”魅力在这里充分展现
风筝会期间,踏入潍坊市,人们首先感到的是浓厚的文化氛围。抬眼望去,彩鸢把蓝天装点得斑驳绚丽;夜幕之下,到处是灯的海洋,人的潮流。影星、歌星、笑星,还有美国、俄国、尼日利亚的服装模特们,也在这里一显身手。
就在这轻松的文化旋律中,紧张的经贸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据初步统计,一周的风筝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留下了1.3亿美元的合同额;进出口公司的帐下,赫然记录着5000万元人民币的出口额;国内各地企业采购供销人员,更把数亿元的人民币打入了潍坊市场。
如果回顾过去的10年,那就会更全面地看到了风筝会在招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
——它推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了农产品出口的渠道,这在农业基础较好而工业尚不够发达的地方,尤为重要。目前,在潍坊外贸总出口额中,农副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出口品占到60%。
——它联结了国内供需各方。去年仅外地来参加风筝会的企业采购人员就与潍坊成交了7.5亿元的贸易额。
——它媒介来国外的资金、信息同当地的生产要素组合。前9届风筝会引来的外商共带来了1.2亿美元的外资和大量的信息。一些参观风筝会的外国使馆的官员,还为潍坊争取到了大笔国际低息贷款。
……
小小风筝竟有如此的牵动力,就连发起者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在这个过程中,风筝业发展了,风筝博物馆建立了,“千里民俗旅游线”开通了……
“中介资源”当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在潍坊,它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在“转换”或“转化”上,正如市长王大海说的:“我们走的是一条把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新路。”
开发“中介资源”要有市场观念
风筝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之一,一直被视为小玩物。虽然历史上潍县人扎制的“龙头蜈蚣”被外国人称为一绝,但当地人视为平常。
如何启动潍坊经济?多年来谁也没想到风筝。50年代搞“手工业城”,60年代建“动力城”,70年代又想以“纺织城”、“电子城”兴市,但是都没有成功,也没有成名。一者,这当然有旧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一者,当初的潍坊不过是胶济铁路上的一个小站,知名度很低。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还以这样的细节自嘲:出门住店,服务员常把“潍坊”念成“滩坊”。
改革开放使这里的人们寻求经济体制转轨的中介体,发育市场的催化剂。
一个看似偶然的机缘把风筝推入了他们的视野。1982年,潍坊风筝队到上海参加中外风筝放飞表演,潍坊风筝浓郁乡土特色引起了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切克列的注意。在他的倡议下,1984年潍坊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远道而来的朋友在称赞当地风筝的同时,也窥见了潍坊的经济优势,并对此发生了兴趣。偶然的发现,常常被有心人做必然的利用。萌发了市场意识的潍坊决策者洞察到,小小的风筝,也许会有大的用场。于是他们提出了“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略,而且这个戏越唱越大。今年风筝会上的出口商品成交额几乎是第二届的100倍了。
回首往事,潍坊市政府副秘书长马鸣棠作了这样的概括:“民俗文化也可以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种资源优势。”
的确,过去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似乎只有矿山、设备、物产、人力等“实”的东西才是资源。当市场经济发展了,人们又认识到科学、技术、信息等等是重要的“软”资源。随着对市场认识的加深,人们进一步发现,市场的基本内容就是商品(当然是广义上的)交换;而交换的前提是必要的交流。于是那些能够促进交流的东西,便成了发育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中介性资源。风筝,既然可以把人“介”来,把商“介”来,也就自然可以把众多的生产要素、市场要素“介”来。正是在这种“大资源”观念下它被“破格”起用了。
“中介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在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环顾当今各地兴起的名目繁多的节庆活动,不得不承认,有相当多的“节日”在表面热闹下面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实效。据国家旅游局白志强同志介绍,目前国内向海外正式推荐的地方节庆有134个,其中不乏像自贡灯会、岳阳龙舟大赛等成功的项目,但也确有一些节庆平淡无奇,无特色,少共性,很可能自生自灭。为什么潍坊的小小风筝却显示了威力呢?答案之一也许在中介体的选择上。
风筝是潍坊的传统佳作,但放风筝,自公元510年传到外域之后,又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人民共同喜爱的活动。正像潍坊市委宣传部部长郑金兰说的:“放风筝,作为一种民俗,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了。因此,举办风筝会就更有可能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
风筝源于中国,却为世界共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它能够更好发挥中介作用。
当然,“中介资源”要利用成功,还要不断丰富它的内容。潍坊的风筝会除了本身在不断发展外,还加进了文艺晚会、灯会、京剧群英会、时装表演、体育比赛、世界风筝小姐大赛等新的内容。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经营头脑,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熔炉”中,不断冶炼,不断升华。现在,风筝会的开幕式已经成为潍坊人民向自己的城市表达深情的庆典,当礼仪小姐擎起会旗,乐队奏响会歌的时候,潍坊人是那样充满了自豪。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董凤基说:“风筝会已经成为潍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就是想停办也不大可能了。”
现在,他们思考的是:如何把节日和日常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把经贸活动经常化,如何更讲求投入产出的实效。
已经戴上了“世界风筝之都”桂冠的潍坊,也感到风筝在不断地给他们出新的题目。他们正在全力加强自己的工业实力、经济实力,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市委书记齐乃贵同志这样表达了他们的思路:“潍坊必须树立全方位开放的新战略,坚定地搞外向型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风筝会必须有发展,经济更要加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