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老字号缘何不如新字号——关于东北电力集团与华能集团经济效益的对比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07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

  老字号缘何不如新字号
——关于东北电力集团与华能集团经济效益的对比调查
“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记者温绪廷冉永平
编者按这篇调查是“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的第一篇报道,提出的问题是尖锐的,值得一读。“纵深行”调研活动是本报经济部与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情调研会,在国家经贸委、中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指导下联合主办的。欢迎各方面人士就报道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现象:东边日出西边雨。同是电力企业,一个拥有21万大军,固定资产居全国500家大企业之首,如今却负债105亿元,越发电越亏损;另一个则由50几人一亿元资本起家,很快发展成有341亿元资产的企业集团。
电力这一支柱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特殊地位,因此不仅在中国,几乎全世界都是实行的国有化。在我国的这些国有电力企业中,近些年由于经营体制的不同,却形成了如今“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局面。一方面,占据全国发供电主导地位的中央所属电力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以全新面貌出现的新军——华能集团,却“风景这边独好”,经济效益颇佳。
固定资产总值居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之首的中央电力企业——东北电力集团,经营着全国五大跨省电网之一的东北电网,担负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共约一亿人的电力供应,有全民职工21万人。这个公司的总会计师黄佳武介绍说,作为办电部门,东北电力集团没有办电资金来源和投资决策权,投资由专门的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负责或地方集资,东北电力集团只负责经营企业、归还贷款和利息。由于这些年不少东西的价格往上浮了又浮,而电价却一直维持着50年代初制定的水平至今。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几次局部调整,但目前仍有160亿千瓦时电量执行老电价,扣除煤运加价因素,售电平均单价只有0.054元/千瓦时,而售电成本为0.067元/千瓦时,每千瓦时亏损0.019元,每年亏损3亿多元。有2648万百万千焦的热量执行老热价,每年亏损1.3亿元。发电、供热越多,亏损越大。特别是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后,没有相应出台还本付息电价,电价过低,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下降到1.6—2.25%之间。1991年末,东北电力集团已负债105亿元,债台高筑,包袱沉重。每年利息就近7亿元,而每年用正常利润还贷只有0.7亿元左右。
东北电力集团如此,其它中央电力企业也大体如此。
相比之下,华能集团却是另一番情景:8年前,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在李鹏同志亲自倡导下应运而生。它由境内外5家单位联合出资组成,以国务院以煤代油专用资金办公室提供的人民币贷款和外汇额度为依托,广泛利用外资,进口国外先进电力设备。其产品——电力的价格实行“高来高去”,公司具有对外谈判、进口设备、签订对外合同及筹措外资等一应权限。灵活的政策和成功的经营,使这个创办时只有50多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今天拥有341亿元资产的企业集团。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的资产由1亿美元增值到110亿元人民币。随后组建的包括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在内的、以办电为主体的华能集团,其资产总值在两年内翻一番,3年内实现利润翻了一番。1991年,华能集团全年实现利润3.5亿元,为年计划的110%,归还贷款本息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企业自有资金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亿元。对于华能的现状,集团公司总经理王传剑说:“在开发经营方式上,(华能)已初步摸索出具有一定特色和生命力的做法,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原因:一个老话题,自由的“猴子”与捆着的“老虎”。猴子自然是活泼自如,而老虎却显不出丝毫“虎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看一看他们各自的经营机制,就不难理解。
首先,华能拥有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的权力,它既可以筹集内资又可以利用外资办电。而东北电力集团除了卖用电权外,几乎没有投资功能,经营也是代表国家经营,没有自主权。华能借钱是自借自还,而东北电力集团则是钱由别人借,债由自己还。
其次,华能从项目的决策到施工建设、生产经营和资金回收等,都实行“一体化”,有开发经营的主动权。而东北电力集团则没有上述权力,经营权分散,财力外流。
第三,华能实行的是还本付息电价,在保证企业一定的合理利润率的前提下,根据还本付息原则确定电价。而东北电力集团则是电价由国家控制,没有实行还本付息电价,企业利润率逐年降低,无力还本,各种原材料纷纷涨价,而电价基本未动。再加上收入扣除成本后,93%要通过税收上交财政,企业丧失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四,华能电厂的折旧是按实际造价折旧,折旧率为10%,而东北电力集团的折旧则一直按原值折旧,折旧率仅为4.5%。折旧率高,积累自然就多。反之,积累就低。
第五,华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可以融通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工程停工损失。而东北电力集团却没有,影响效率的发挥。
此外,华能的电厂均是新电厂,没有遗留问题,而东北电力集团由于有不少运行在30年以上的中低压机组,煤耗较高,急需更新改造,但却没有资金无法实施,使不少老旧机组、能耗大的机组不得不继续挣扎在电网中,影响电网安全和经济效益。
出路:来自各界的呼声——放开“老虎”的手脚,让“虎”生威。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则呼吁:电力部门都应走华能之路。
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中,中央所属电力企业的装机容量占64%以上,发电量占72.9%。它们的经营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此,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指出:电力企业要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必须拥有华能的政策和机制,走华能之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杨鲁对记者说,目前国家规定的电价水平严重偏低,已使电力工业接近全行业亏损的边缘,成为导致当前电力工业难以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寿鹏指出,目前,电价体系中的不合理因素主要是:国家规定电价水平偏低;电价内部结构扭曲;电价种类复杂繁琐;电价层层加码严重;电价管理行为不规范等。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兰国华也撰文指出:“必须尽快理顺电力产品价格,全面推行新建贷款项目按投资贷款还本付息的能力核定电价方案的实施。”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寿波教授认为应该调整目前实行的电力企业的折旧率。由于折旧率偏低,更改资金不足,设备健康水平下滑,发电量减少,影响的财政收入已不是几个亿的问题。
人们更迫切期待的是转换国有大型电力企业经营机制的文章如何开头,如何作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