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布赫访苗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7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布赫访苗家
石水生
初冬的湘西苗山,枫林还未完全脱去秋霜染红的衣衫,山腰上柑桔园里黄澄澄的栟柑却枝头满挂了。
就在这样一个土乡苗寨生机盎然的时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第一次来到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他乘坐在一辆墨绿色的大轿车上,不时把头偏向车窗,深深被江南苗山的景色吸引住了。当汽车一到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驻地,他就交代州里干部要尽快带他到苗家山寨去看望苗家人民。
凤凰县吉信镇的满家苗寨,依着山势坐落在一架山边上。这是布赫副委员长要访问的第一个苗寨。
布赫一行踏着进村的石板小路,首先走进路旁的一户苗族人家。当女主人吴红玉阿嫂听说来的是北京的首长时,连忙引着布赫副委员长看厨房、看火塘,用不太流利的汉话给客人们介绍她家近些年的生活情况。
吴红玉阿嫂的家,在村里算不上富裕户,也不是贫困户,全家7口人耕种7亩多责任田地,正常年景可收粮食2500多公斤,每年养猪羊、养鸡鸭、种烤烟、种蔬菜可收入现金3000多元。今年天气阴雨低温气候不好,她家田地里粮食减收500多公斤,但全家人吃饭不成问题。家里几个小孩都进了学堂读书,大女儿还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布赫副委员长微笑地细听着,还不时地看这问那。当他问到村里通了电没有,女主人一手拉起开关线,刹时炽白的光亮洒满了一屋。女主人还揭起电视机上的绸布,乐滋滋地对副委员长说:“这些年政策好,家里的日子强多了。”她还告诉副委员长,正在积蓄些钱过几年盖一栋像村里富裕人家那样的青砖楼房,还说到那时请副委员长再来苗家住上几天,说得布赫同志频频点头说好。
告别了吴红玉家,布赫副委员长要村里干部带他到最贫困的苗家看看。
82岁的苗族老阿妈龙妹满,是个苦命人。她的儿子儿媳都是弱智的残疾人,儿子前年被汽车撞死后,弱智的儿媳也不知去向,留下一个12岁的孙女,婆孙俩相依为命。村里和亲友帮助她们种责任田,两间木房也用青砖封起来了,虽然不受风雨饥饿之苦,但用钱就十分困难了。今年因为交不起学费,在小学读书的孙女也失学了。当村里干部用苗语告诉她,北京的首长来看望她时,这位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话的老阿妈,好一阵上下打量着布赫副委员长。
大家走进屋里,两间住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堂屋住房,全部家当还值不到几百元钱。看着看着,布赫副委员长在吴红玉家舒展了的眉头又紧锁了起来,他交代同来的夫人给老阿妈手里塞去三张百元票子,要村里干部用苗语告诉她补作家用,要送孙女去读书。当老阿妈明白副委员长的心意后,顿时流出感激的泪水,连连地点着头说“玛汝良心,玛汝良心……”(苗话,意为你是好心人)。
离开了满家苗寨。布赫副委员长的心又放在更多的困难苗家。他对州县干部说,扶贫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项相当长时期的工作任务。你们要常常到贫困乡镇和那些特殊困难的农户家里看看,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当布赫副委员长一行来到吉首市矮寨镇德夯苗寨时,夜幕已经降临。热情好客的德夯苗家一看到远处山弯射出了汽车的白色光柱,便集聚在村头,点燃了山竹火把,欢迎远方客人。按照德夯苗家的风俗,客人们唱了拦门歌、喝了拦门酒后,在苗家后生们黄铜长号的吹奏声中进入了苗寨,围坐在村坪里熊熊的篝火旁。
客人一坐下,苗家姑娘们便端上了一碗碗只放有一根竹筷的炒米茶,给客人们跳起了苗家的迎宾花鼓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苗族姑娘边歌边舞来到客人们的面前,把一束青青的草标投向了副委员长的怀里。按照德夯苗家风俗,谁接到苗家姑娘投掷的草标,谁就要站出来与苗家姑娘对一首歌。只见布赫副委员长稍微低头沉思一会儿,便站了起来洒脱地走进歌场,高声说道:“为了感谢热情好客的苗家兄弟,我就念几句小诗吧!”说着他一字一板吟唱了起来—— 一进苗寨暖如春,
 对歌献酒一片情, 篝火旺时鼓舞起, 笑掷草标娱来宾。
副委员长的吟唱还未最后落音,姑娘们便报以一片长长的高高的“呵——嗬”声。
德夯苗寨留下了这位中央领导同志与苗家同乐的民族友爱情谊,湘西苗家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也深深留在布赫副委员长的心中。他在次日听了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汇报后对州里干部说,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展,拿到国际上去哪一样都是世界水平。我们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我们的人民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他深深祝愿湘西自治州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幸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