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棘手的外交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0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棘手的外交难题
本报记者鲍世绍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奉克林顿总统之命于5月1日至7日先后访问了英、法、俄、德和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克里斯托弗此次出使欧洲的目的是要通报美国政府对波黑的新计划,以争取盟国的支持。此间舆论认为,他的欧洲之行“成果甚微”,“未能与西欧盟友取得一致看法”。
近来波黑局势继续恶化,内战不断升级。克林顿与其国家安全高级顾问经过多次磋商,提出了一个对波黑进行“军事干预”的新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对波黑塞尔维亚族的重炮阵地和包括桥梁、铁路在内的军事目标进行有选择的轰炸;部分取消联合国制定的对波黑交战三方的武器禁运,向波黑的穆斯林提供武器。此外,美国还打算向波黑派遣2.5万人的维持和平部队。
克里斯托弗正是带着这个设想前往欧洲访问的。总的来说,欧洲国家对此反应谨慎,对其军事干预持保留态度。
一些欧洲国家同意与美国一道共同对波黑塞族采取更强硬的行动,但是他们都不赞成取消联合国的武器禁运,认为取消武器禁运反而会把波黑进一步拖进相互残杀的战争深渊。同时,它们还担心,一旦穆斯林武装得到更多武器,势必对在波黑执行维持和平任务的各国部队构成威胁。
关于对波黑塞族重要军事目标进行空袭的问题,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这一方案虽不再强烈反对,但表示只支持在联合国部队的指挥下为建立和保护“安全地带”而进行的空袭。法国舆论认为空袭行动有一定风险,会使联合国部队遭到报复,实际成为人质。德国报纸说,空袭会使外交活动更加困难,从而有可能使战火蔓延到整个巴尔干。这家报纸还指出,塞尔维亚族武装的重炮阵地分布在山区,空袭命中率有限。一些法国报纸担心,美国要进行的军事干预结局可能不会是“沙漠风暴”,而是“越南战争”。这些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德、法政府的立场。总之,欧洲舆论认为美国的空袭计划“不完善、不明确、漏洞百出”。显然,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分歧还相当大。
关于派遣地面部队的问题,北约曾提出计划,主张扩充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并吸收美国部队参加。克林顿也表示准备派2.5万人的地面部队到波黑执行任务。然而,欧洲国家对此反应谨慎。此间舆论认为,美国国内对派地面部队的问题争论很大,国会也难通过。
克林顿政府准备在波黑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如何赢得欧洲盟国的支持,是美国外交上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国际社会也正在密切关注。
(本报华盛顿5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