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厚积薄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7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厚积薄发
谭宗远
我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光一部二十四史就卷帙浩繁,没有皓首穷经的决心,很难读竟。为了减轻一般读者的烦难,于是有了选本,有了类编,有了白话读本,有了摘录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历史故事。这些虽非史书原貌,但管窥蠡测,仍能收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效果,很受欢迎。朱靖宇先生的《文史钩沉》(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就是这类性质的书。
这本书厚达400余页,20万字,粗粗一翻,多是几百字的小文章,看去没有什么,可是若逐篇披阅,就会感到作者是下了大工夫的。他自谓:“出生在一个经济上已经破落的读书人家。家中藏书积了七八代,多得很。”(本书《前言》)他便在苦读中长大成人。后来参加工作,依然“如饥如渴地抓紧一切能使用安排的时间”读“未见之书”。几十年的书海远航,培养了他深厚的史学基础和文学修养,一俟把笔为文,即可做到厚积薄发,从心所欲,而决无艰窘之态。他这本书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在于此,较之那些“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讨巧之作,明眼人是会立时做出判断的。他怎样厚积薄发呢?举两个小例:“草包”一词,现在谁都知道是讥诮无能人的一句口语,朱先生却为我们提供了明代与此完全不同的解释,即是用来诅咒泄愤的。他举了将处决的贪官的皮剥下来填充干草示众和士兵怒骂暴戾恣睢的魏国公徐鹏举“草包”这两件史实,使他的立论相当令人信服。(《“草包”别解》)刘备三顾茅庐妇孺皆知,曹操请孔明却少有人提。那么两个孔明是不是一个人?朱先生说不是,曹操请的乃是另一个孔明——颖川郡人胡昭。他在摆完事实后,顺带指出杨升庵所谓曹操“乃欲用乎诸葛孔明”,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从而廓清了一个讹传。(《曹操请孔明》)类似例子颇多,证明作者确是个博闻而又处处留心的学问家。
然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关进“象牙之塔”,他在讲古、考据、纠谬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窗外的“十字街头”。书中不少文章即为感时之作。譬如对廉吏的褒扬,对贪官的贬斥,对古时“版权纠纷”、“知识竞赛”的考论,都可归入此类。这些文章多含有劝戒的意思,希望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古人那里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人要刚直,为官要清正,切莫以聚敛财富、阿谀逢迎、挟嫌报复等为能事。这样的文章虽不是杂文,但在匡正时弊这点上,是可以和杂文等量齐观的。
朱先生这390篇几百字小文,“成如容易却艰辛”,就其囊括之广、内容之杂看,想必占用了他许多酝酿、检索和推敲的时间。身处商品经济大潮激扬飞溅的时代而不为所动,反能在故纸堆中自得其乐,这样的人不是很有些“痴”吗?我是尊敬这样的“痴人”的,并且相信凭借他们点点滴滴的劳动,我国的严肃文化是会不断积累,步步前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