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读者来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笔谈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编者按:本报记者毕全忠、卢新宁在来信中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地位与功能、办学方针与办学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政府对教育的职责、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用什么价值观来教育学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现代化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对这一问题求得较为正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本报决定在教科文版开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笔谈专栏,展开探讨,并由一向关注这一问题研究的祥云教育培训中心协办,欢迎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发表意见。
我们在采访中看到,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全国已有75%的县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及各类成人教育发展更快;教育的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入,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近两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去年以来,有些地方对教育的投入减少,20来个省、自治区发生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拖欠总额最高达15亿元左右,至今只有少数省还清欠款,有的省陈欠刚还又欠新帐,这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有加剧之势;学校向学生乱收费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很多学校都留出一定学额收“议价生”,按分数收钱,考分少一分,收一千至数千元不等,加重了学生家长负担;中小学生辍学率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今年中小学生辍学率在10%以上,总数将达1000多万,他们中将产生一批新文盲。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教育的战略地位,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在采访中感到,上述问题都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有关。现在,人们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看法,如:有的主张将学校、教师“推向市场”、有的主张将学校“逼向市场”,有的主张“将市场机制引进教育”,有的提出“教育要面向市场”等等。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人们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年,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曾就这个问题作过多次调查研究,组织过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在一些大的原则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但仍需深入探讨。同时,仅仅少数专家、学者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请全社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前进。因此,我们建议在本报开展这方面的探讨,请各方面的专家、教育工作者发表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再次肯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认为,通过探讨,使尽可能多的人正确认识和恰当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对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是必要的。
本报记者 毕全忠 卢新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