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抓住“三峡”推动武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12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住“三峡”推动武汉
  鄂省栾建辉
上海开放、武汉开放、三峡工程即将上马,构成以武汉为轴心承东启西联合开放开发长江的新格局。抓住三峡工程库区建设机遇,推动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第一,三峡工程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上重要段落的形成,是其处于东部技术与西部资源南北对流的“结合部”得天独厚的经济区位优势决定的,与武汉构成一种天然的共生共荣关系,两者有很大的互补性,也是很大的互促性。武汉可以广泛接受三峡工程库区的经济辐射。
第二,三峡建设,也使武汉在缩小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落差”,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武汉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所具备的工业、交通、科技等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成了东西推进的结合部,南北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开发大西南、大西北的前沿阵地。
三峡建设与武汉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武汉发展。 1.调整武汉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在坚持资金、外汇、电力、物资等方面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对“八五”已确定的重点建设和技改项目倾斜;二是对“四城、三区、两港、五个中心”的开放开发倾斜;三是对服务三峡工程库区,发展自己经济已确定的项目倾斜。其次,加速建设工业、贸易、金融、交通、科教五大中心区,集中连片发展。对武汉内长江、汉江沿岸要重点发展,允许全国各地,特别是三峡工程库区集体和个人进城办二、三产业,使三峡工程库区与武汉经济一体化发展。第三,东湖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接受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引用武汉的技术力量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向三峡工程库区扩散新技术,带动三峡工程库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2.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总体看,亟待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基础工业建设。重点是:加强和建设钢铁、机械、化工三大产业,改组改造轻工业、纺织工业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医药行业,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二、加快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使武汉尽快形成新一轮产业支柱。三、加速骨干项目建设,其最为紧迫的是武汉阳逻开发区与香港九龙昌集团在武汉港联合开发的世界集装箱转运中心重大建设项目,使武汉成为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3.参与三峡工程库区建设。加强两地政府领导人之间的接触,以及两地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与衔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中型企事业法人代表、科研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赴实地考察,选准合作开发、联合办厂或独资办企业。让专业技术人员到库区去承包、领办产业等服务性实体。
(作者为武汉市三峡工程管理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