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中国商人》当代商海风云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12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商人》当代商海风云录
  仲呈祥
如果说,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一年前的10集电视剧《中国神火》在屏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的话;那么,《中国商人》则可以看作是这家电视剧制作中心培养的这个创作集体在艺术创作上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商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题材选择意识上自觉地向“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努力。《中国商人》把镜头的焦距对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商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在这变革漩涡中心的中国商人深层的精神灵魂和文化心态。这题材与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是同步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商界的改革,牵动着万户千家,锻打着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与其它多数描写商界改革的作品都把视野投向了新兴的容易出“戏”的个体商人及其活动不同的是,《中国商人》把审美表现的目光集中在大东方百货大楼、中山路百货商店、新世纪购物中心这三家国营大商场的改革与竞争上,并着力塑造以田雨、罗维莉、辛萍萍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代新型的社会主义商人形象。这种选择题材的胆识和意识,无疑很值得称道。
主题开掘意识上自觉向艺术地展示改革生活的历史走向和激励人们为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方面深化。《中国商人》的可贵,在于审美化地展示出商界改革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改革生活的历史走向。并将之当成刻画和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商人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情爱取向发生的深刻变化的一种社会背景。这样,观众从始终关注的田雨、罗维莉、辛萍萍、尤佳等人物精神世界的变迁“心史”中,领悟出改革现实带给人们的深沉的人生况味:必须自觉地紧随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跳动,去调整和更新自身的精神格局。这正是《中国商人》题旨开掘的深度和力度所在。
“包装”制作意识上自觉地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靠拢。《中国商人》注重叙事,讲究“包装”。在叙事艺术上,龙家三代的血缘关系与资深巨商龙有海投资、寻孙(田雨)的巧妙交织,田雨与白露儿、尤佳、辛萍萍三位女性间内蕴复杂的情爱纠葛,以及田雨与罗维莉、龙之江之间的“商战”,都安排得错落有致,悬念迭起,入情入理,有条不紊。在“包装”艺术上,追求品位,力戒媚俗,无论是画面的美感,造型的意蕴,音响的韵味,色调的和谐,乃至制作的精致,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这种力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艺术优势,有力地强化了《中国商人》对观众的感染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