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德州专区合作社收购小麦时简化收购手续照顾售麦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7-18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德州专区合作社收购小麦时简化收购手续照顾售麦农民
山东省德州专署财经委员会刘浩来信:德州专区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今年收购小麦工作中,除深入、广泛地向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和正确掌握价格政策外,还特别注意加强为售麦群众服务的工作。这对顺利开展收购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提高合作社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起了重大作用。
全专区二百三十九个固定收购点,绝大部分都用苇箔、席子等搭了凉棚,并准备了开水,使售麦群众在炎热的夏天赶到收购点以后渴不着,晒不着。许多收购点为适应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都不机械地执行作息时间。如德县城关合作社从早晨起开始收购,把学习时间推迟到下午或晚上,因为许多农民愿意在早晨的时间去售麦(早晨凉爽,而且起早可以不耽误生产)。同时,许多收购点都自动增加了工作时间,保证农民随送随收。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对售麦群众都能做到态度和蔼,热情招待。有不少的工作人员(如恩县、济阳县仁风区等地收购点)对到合作社售粮的老弱妇孺以及烈、军、工属特别照顾,在很远的地方就把他们的小麦接过来代为背到合作社。此外,有些收购点还注意了尽量简化手续,不断研究改善收购方法,以节省农民的时间。过去,等待验级、过秤的群众,顺序排队,不能随便走动(恐怕一走别人就占去了自己的地位)。现在济阳等县许多收购点采用了纸牌编号、按号过磅的办法,农民拿了纸牌以后可以自由活动;同时从检验等级到付款的手续也大大简化了,从而克服了拥挤和使群众等待过久的现象。过去售麦农民到收购点后差不多要等上四、五小时才能完事,现在最多等一两个小时,有的等二、三十分钟就行了。
因为合作社正确地掌握“以质论价”、“优麦优价”的政策,收麦时秤头公道,再加上做好了上述种种为售麦农民服务的工作,使群众都十分高兴地向国家出售小麦。许多农民反映:过去到合作社卖粮食,连凉水都喝不上;今年合作社又搭凉棚又烧开水,经营作风真是改进了。也有的农民反映:“今年到合作社卖麦子有四个好处:价格合理,秤头公道,手续简便,招待殷勤。这样谁还不愿到合作社来卖麦子!”我觉得这样做法很好,应该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