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天路”军嫂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16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天路”军嫂泪
曹虎城正裕陈建廷谢武朝
“天路”缠绕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由公路、管道和银钱组成的保障线。长年奋斗在“天路”上的官兵们,仅就呼吸而言,含氧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这里,我们通过几位军嫂的遭遇,赞美“天路”官兵的情怀。
藏族战士泽仁次丹,在当汽车兵的8年里,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184次。一日,车队行至唐古拉山,次丹感到头晕,也没在意,认为是一般的高山反应。他见战友的车“抛锚”,二话没说前去帮助修理。新修的车开起来不顺手,他就揽过来自己开。经过道道艰难险阻,排除无数机械故障,终于在第三天上午将故障车开回了连队。
连部通讯员见车停稳,兴冲冲地边跑边喊:“次丹同志,嫂子来队了!”可是左喊不应,右叫不答,通讯员大感蹊跷,上去一拉车门,开始一愣,接着便放声大哭。次丹妻子听到哭声,跑到车跟前,只见丈夫伏在方向盘上,嘴里正在滴血,满是油污的右手插进左边口袋里,那里放着她和女儿的合影。
他是患感冒发烧转化为高原肺水肿的,这种病曾夺去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年仅28岁的泽仁次丹,完全是靠着顽强的意志,靠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车开了回来。
年轻的妻子望着战士们从驾驶室里抱出自己的丈夫,一时嘴唇哆嗦,接着便仰面跌倒,放声大哭。她万万没想到,苦苦盼了4年多,领着女儿风尘仆仆十多天来到部队,在即将与丈夫一诉衷肠之时,见到的却是丈夫尚有余温的遗体。
坐落在海拔4700米高度的五里渠油泵站,官兵长年在高噪音的机房中工作,加之油毒和一些未被认识的原因侵害,全站100%的人患有脱发症。专业军士张天河,30岁不到,头上却没有头发,脸上没有眉毛和胡子。
他的妻子第一次来队,见他下班回到宿舍,亲热地帮他揭下帽子。她傻眼了。昔日英俊潇洒,曾使她感到骄傲的丈夫,如今竟成了这般模样。她用颤悠悠的手抚摸着丈夫的头顶,“转业回去吧,我陪你去大医院治疗。”
“掉头发算得了什么。”天河笑嘻嘻地说:“你知道吗?西藏用的油全是我们用双手托过去的。”
春节临近,副指导员张明义的妻子带着两岁的儿子龙龙来部队。高原的气候无情。当战士们陶醉在节日之中时,不料龙龙发烧了,感冒转化为高原肺水肿!治疗谈不上,最近的医院离此600公里。小龙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共没有喊上三声爸爸,那张嫩嫩的小嘴再也张不开了。张明义和妻子蹲在坑边,一小捧一小捧地将沙土盖在儿子身上,就像怕惊醒他似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