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盖楼者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盖楼者说
胡锡进
每个国家都有其解决公民住房问题的绝招。
61岁的贝尔格莱德退休工程师乔尔杰维奇对我说,20年来,他与妻子省吃俭用,几乎所有收入和节假日都用在小楼上。现如今虽然楼未盖好,老年已到,两个女儿也都出嫁,但他们无悔无怨。
乔尔杰维奇家的小楼建在贝尔格莱德近郊的山丘上,加上阁楼共4层,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从外表看已盖得差不多,但内部只有第二层完全装修完毕,家具到位;最下层装修了一半,上两层则还是地道的“工地”,堆满木头、石料,以及加工原料的小型机器。有趣的是,夫妇俩就住在完工的第二层,上下出击。我去做客时,主人的大女儿恰好“回娘家”。她的丈夫从结婚前就开始盖房,直到现在,用了10年时间,近200平方米的小楼基本盖好。其间为有足够的钱把楼盖下去,丈夫还几次出国做工。据说贝尔格莱德郊区的小楼大多是主人自己盖起来的,人们只在最初起房架子、垒墙时请帮工;只有那些很富有的人才花得起大钱,请人搞“交钥匙工程”。因而盖一幢小楼,少则10年,多则二十几年。
在为节约燃料唯一生火取暖的房间里,乔尔杰维奇夫妇及女儿向我讲述了这个贝尔格莱德中上等收入家庭的“建筑史”……
那是1972年,估计分房无望的他们取出婚后15年的全部积蓄,加上岳家的资助,在近郊买下一幢旧房子及附近地皮的使用权,并向市政府交纳了一大笔款项,加入了城市营建、道路、各种地下管道基金会。两项共花去约合6万美元的第纳尔,家庭财力已近枯竭。次年,夫妇二人拆毁旧房,并向国家银行贷款,购买各种建房材料,新楼动工。根据当时的南斯拉夫法律,公民建住房可贷到本人今后20年内工资收入30%的款项。夫妇二人同时贷款,数目相当可观。此外,乔尔杰维奇先生70年代曾在非洲工作4年,月薪2000美元,这一切为建房用款提供了保障。
自己盖房,总有各种技术活,如水暖、电路非常人所会,即使铺地砖及各种木工活对许多人来说也相当复杂。乔尔杰维奇说,人们解决这些问题靠两种途径,一是边干边学,一是相互帮忙。你懂电工,我善水暖,还有一些人“笨”点,但力气大,可干重活,于是许多盖房的人组成“互助组”,相互换工,彼此不收费。
戴着眼镜的乔尔杰维奇先生双手满是老茧。他说,盖这栋房子使他这个搞管理专业的工程师业余时间成了地地道道的“小工”,成了哪都能抹一把的“万金油”。现在国际制裁使许多人家的楼盖不下去,但他家的材料早已买齐,因而不出三五年小楼将最后竣工。“那时我就可以和妻子每天坐在阳台上,俯看着贝尔格莱德喝咖啡,回忆我们的人生。”
“这幢小楼盖好后价值多少呢?”我问。
老工程师骄傲地看了女儿一眼,毫不含糊地伸出一个手指头:“100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