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走近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8
第8版(周末)
专栏:

  走近英雄
吴锦才
时至1993年年底,整个书刊市场上最引人注意的是有关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书籍。看上去,这是由毛泽东诞生100周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两个新闻事件引起的现象;其实,这更不如说是中华民族在寻找自己的跨世纪的精神支柱。这是一个直接表露人们心态的图书市场景象。这个现象,表明人们对主导着自己身处的时代的历史人物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
有关毛泽东的书,并不是今年突然热起来的。人们爱读介绍毛泽东的真实故事的书,市面上在80年代末就推出了好些种读物。进入90年代特别是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今年,以毛泽东为主题的书数量明显增多,在有些大型书店设立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专柜”,从书架上浏览几眼书脊,就能让人看出:精明的出版家已开始用商业眼光看待这个宝贵的题材了。这不能说是个不好的现象。因为它们紧紧跟随着的市场趋向,本身是健康的。举一个例子:今年赶出的有关毛泽东的新书、厚书毫不鲜见。这本身也显示:有关毛泽东的书,正在走向严肃。在“畅销”与“学术”之间,有的出版社更主要的选择是后者。像《毛泽东大观》,16开本、将近两寸厚,如此丰厚的容量中,包括的主要是毛泽东思想的学术内容,特点是以全面、丰富取胜。有一种《毛泽东诗词大观》,也有一寸多厚,差不多把有关毛主席诗词的所有相关材料都收集在内,而且,书本印制精美,照片印出了较高的水平。这样的书,有学术价值,也有收藏价值。在这些书中,学术性常常与畅销并存,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在现在可以认为是新中国阶段的毛泽东全集,至今已出到第八卷——1959年的著作。据版权页记载,这卷的第一版就印了7万册。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倡读原著。确实,天下最有味道的内容,都只能存在于原著之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一版印制450万册不是偶然的。有消息说,首都钢铁公司是人手一册,这一个大企业就需要27万册。我还在北京西单的个体书亭前看到好几起打探有没有这部新书出售的事情。这说明一种精神食粮正在发挥作用。与此相关的是,毛毛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只有上卷,就已引起书市上的轰动。我读到的,是第一次印刷两个月后新印的60万至70万册这部分印数之内的版本。读有关邓小平的书,显示了人们力图从更广泛的方面了解这位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富足的伟人。
与此同时,各种有关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和传记,都有众多的读者群。格外引人注意的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也提到了两本回忆录:“聂荣臻同志写的那一段亲自经历的事,很真实。有人也写了自己的错误,比如李维汉同志。”薄一波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则是回忆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这部书的上下两卷异时出版,而每次新卷出版都引起书界的轰动,印量都达几十万册。人们读这样的书,不仅仅从中知道一些未闻见的历史旧事,更重要的是能听到老一代革命家对许多事实的评价。这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史鉴。
当然,旁人写老一辈的传记,也富有可读性。名记者李普用亲身经历的采访和阅读得到的领悟,写成35万字的《记刘帅》,自称不过是对刘伯承的“韬略和风格、计谋和品德,写了一些速写,讲了一些片断的故事”,这本书一版再版,可见人们对刘帅风采的兴趣。与这本书一样,上海出版的“元帅、将军传记·回忆录”系列书之中,有好几种是书店柜台里常能见到的再版书:《刘伯承回忆录》;《非凡的年代》(罗瑞卿传);《二十八年间》以及续编、三编……
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英雄的故事,本身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读了有关英雄人物的书,实际是在读历史;而下一步,就要去读讲历史来龙去脉的书。这又要在书市上兴起新的波澜。讲当代史的书,已明显是时下出书的一个热点;而往远处说,讲整个中国文明史的书,也不再局限在少数人的书斋。黄仁宇远在海外读故纸谈兴衰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余秋雨从旅游景点中缕出怀古之情的《文化苦旅》,都在北京街头的书摊上可以见到。这一来说明首都读书人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二来,说到底,这还是因为中国的历史积淀太深厚,有了一点文化就无法不去读历史。而英雄人物留下的史迹,则是历史上的亮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