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展望更多依赖脑力劳动的信息时代,奈斯比特强调:妇女将大有作为——访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22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展望更多依赖脑力劳动的信息时代,奈斯比特强调:
妇女将大有作为
——访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
何洪泽
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与其夫人帕特里夏·阿巴登去年底合作出版了《妇女大趋势》一书。这本书与他们以前出版的《大趋势》及《2000年大趋势》一样,受到各界的关注和好评。该书的中文版即将在中国出版发行。为更多地了解有关情况,记者到波士顿的剑桥,拜访了这位学者和作家。
奈斯比特先生的家在幽静的哈佛大学校园区,窗外是风景如画的查尔斯河。宽敞整洁的客厅里陈设着现代派的雕塑艺术品。这些雕塑线条简洁,富有想象力。它启发欣赏者的思维,似乎也代表了未来学家那种超越时空、深邃广博的思想。
谈起《妇女大趋势》一书,奈斯比特先生说,这与他们在1990年出版的《2000年大趋势》有关。那本书写的是90年代世界十大新趋势,其中一章是关于妇女的发展趋势,认为妇女将在各行各业步入领导阶层。但这一问题当时仅作为一个章节来论述,并没有展开写。书出版后,他们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决定专门写一本关于妇女大趋势的书。
尽管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妇女发展问题的材料,但奈斯比特夫妇还是认真地从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他们访问了许多国家,采访了像冰岛总统那样的女政治家,以及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权运动分子,又从报纸、杂志和书籍中收集了大量资料,前后花费两年时间,完成了《妇女大趋势》一书。
“这本书与其他写妇女问题的书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奈斯比特解释道,以往关于妇女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写过去,写妇女所面临的问题,希望让人看到妇女问题的严重性。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方面谈得太多,难免使妇女产生悲观情绪,觉得困难重重,无法实现男女平等。而这本书主要是谈妇女的未来,妇女的巨大潜力及妇女将如何改变世界。这不是凭空臆想。事实上这一二十年,美国的妇女就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过去只有少数妇女有自己的事业,现在是整整一代妇女都普遍受到教育,有自己的职业。特别是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妇女,现在四五十岁,在各行各业都已取得了成就。他说,我想告诉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妇女,将来妇女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奈斯比特以未来学家特有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分析了妇女进步的诸因素。他认为,这种进步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息息相关。高技术的发展使世界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明显了。这种转化使许多工作从依赖体力变成更多地依赖脑力,而在这方面妇女和男人的发展机会是相等的。在某些领域,妇女的潜能更能得到发挥。比如,日本的电脑软件业主要是妇女承担开发研究的。他强调说,如果社会给妇女创造了与男人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妇女和男人一样有能力。
《妇女大趋势》所引证的材料大部分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但奈斯比特先生认为,世界妇女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他说,东西方妇女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别,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还未完全参与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去,主要原因是经济有待发展,教育也有待普及。他同时指出,发达国家目前也存在男女不完全平等的问题。东西方妇女之间没有矛盾,只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妇女大趋势》出版后,奈斯比特夫妇收到许多妇女读者的来信,说看了这本书后很受鼓舞,激发了她们奋斗向上的信心。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对妇女问题过于乐观。“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奈斯比特先生说,“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乐观的。”
奈斯比特先生最近访问了亚洲几个国家,并第一次访问了中国。他兴致勃勃地谈起在北京与一些普通中国年轻妇女交谈的情况。他说,一些中国女大学生现代意识很强,她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是非常可贵的。奈斯比特先生认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给中国妇女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会,他相信中国妇女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