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世乒赛三大热点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24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世乒赛三大热点回顾
本报记者刘小明
历时13天的第42届世乒赛5月23日在哥德堡降下帷幕。中国选手获得4枚金牌、3枚银牌和4枚铜牌。从奖牌榜上看,中国仍不失为世界第一乒乓强国。回顾本届世乒赛,不难看出,三大热点问题贯穿始终。
亚欧对抗愈演愈烈
自从50年代亚洲国家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来,世界乒坛亚欧两大流派的对抗竞争就没有停止,正是这种对抗主导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亚洲人在大部分时间里占了上风。但是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89年世乒赛之后,欧洲男选手明显占有优势。
1989年中国男队失利后,李富荣曾预言,至少需要4至6年,中国男选手才有可能翻过身来。从本届世乒赛上展示的趋势看,李富荣估计的情况基本准确。尽管中国男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瑞典队,尽管亚洲男选手没有人打入单打前4名,人们还是欣喜地看到,亚欧男选手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以马文革、王涛为首的一批亚洲弧圈快攻打法选手,在掌握对付欧洲弧圈球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从哥德堡展望天津大赛,将会出现一个亚欧男选手势均力敌的时代。
欧洲乒乓球女运动员也在大踏步追赶亚洲人,本届世乒赛爆出的大新闻是欧洲女将差点夺取女单冠军。如果巴蒂斯库半决赛击败玄静和,她摘取桂冠极可能成为事实。当然,未来两三年内欧洲女队在整体实力上还无法与亚洲抗衡,但水平会越来越接近。
胶水问题尚未终结
亚欧乒乓球不仅在技术打法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制订规则以及国际乒联内部控制权利等方面,也存在斗争,只是这种斗争往往不易为公众所知。
国际乒联前不久作出了禁用“有毒”胶水的规定,这次世乒赛期间,又进一步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禁止使用一切液体胶水粘贴球拍。这对于发明了利用快干胶水增强球拍击球旋转和速度这一“妙方”的欧洲选手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他们认为新规定是国际乒联内以荻村为首的亚洲势力针对欧洲人做出的,因此他们极力反对新规定。国际乒联只得妥协,表示禁止用液体胶水的原则不变,但开始禁止使用的日期改为1994年6月1日,以便让厂商有时间研制新的粘接剂。
来自原中国选手的挑战
由于中国女队两员主将邓亚萍和乔红输在到海外打球的前中国选手拍下,所谓“海外别动队”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时代,要想禁止人们跨国界和地区界的流动是不明智的,也不现实,力争使这种流动纳入有章可循的轨道才是上策。中国乒协已制订了有关退役选手出外打球及任教的规定,到海外打球的绝大部分人都是符合规定的,他们中不少人也都没有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的意向,但也不能排除那些因某些不愉快人际关系原因出走,或者自我表现欲望尚未实现,或者被人家三番五次请出的情况。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的前中国选手,只要是符合国际乒联有关转会规定,就没有必要对他们过多指摘。
中国女将输了球,主要还须从自身找原因。像现在这种缺少内部竞争动力的训练体制和长期沿用的训练方法,是不是也该有所改革和突破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