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件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被搁置了八个月没有采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7-23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一件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被搁置了八个月没有采用
读者朱启明来信:玉门矿务局钻井处区队长杨崇义,去年九月提了一件价值重大的关于改制钻头的合理化建议,被搁置了八个月还没有采用。
玉门有一个地区有一种怪地层,说软不软,说硬不硬;钻探时有时一小时可以打两三公尺,有时却连三四寸也打不到。所以工人们都叫它“橡皮地层”。这种地层是红黏土,用牙轮钻头时,因为地层软,钻屑很多,泥浆使钻屑带不上来,结果在井底混合成胶一样的泥巴;用刮刀钻头吧,地层硬,啃不动,一个钟头打不了多少,钻头磨损得很厉害。遇到这种地层,工人们都觉得很伤脑筋。
石油沟区队长杨崇义是“二七”老工人,由钻工、司钻到队长,已经干了几十年。他老早就在捉摸怎样来“治服”这种地层。凭他多年工作的经验和日夜钻研的结果,他想:把牙轮钻头的牙轮卸掉
一个,焊上两叶刮刀片,来钻探这种“橡皮地层”。这样牙轮可以将地层钻碎,刮刀片则可以把钻屑刮动,再借泥浆的冲击力(刮刀片的水眼是朝着井底的),就能把钻屑带走。用这种改制的钻头就可能大大提高钻进速度,钻头的磨损也可以减轻。
杨崇义这个意见考虑成熟后,就去找有操作经验的王登学和郑毓恒队长研究,老王和老郑都表示赞同;杨崇义又找有理论知识的技术员杨鑫和李玉峰,他们也鼓励他提。大家认为制作这种钻头很简单,用旧钻头加电焊就行了,花不了几个钱;而根据理论和经验推断,有充分把握可以试验成功。
去年九月,杨崇义写了一份合理化建议书,满怀信心地交给原钻探大队合理化建议委员会。他想:
“如果试验成功,打一口一千公尺深的井,节省三个钻头,全大队一年就能给国家节省多少财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等了两个多月,建议书还没有批下来。他去找工会主席王九杰,王说:“你的建议我们同意,早已交到大队部去了。”他到大队部见大队长,大队长说:“早已经批下去了。”于是他又到技术室找负责合理化建议的刘光文,刘光文把合理化建议登记册翻开,说:“你看,登记是登记过了,但批下来的东西我没有见到。”杨崇义东找西找,说啥也找不见那份建议书。后来刘光文说:
“找不到大概是大队部丢啦,重写一份吧。”建议书第二次送上去,但是到了十一月还没消息。他又到技术室去问,这时候负责合理化建议的工作人员已经调动了,回答他的是朱德伟。朱德伟说:“蒋麟湘局长说你这个建议没有多大价值,仅仅水眼还可能有一点作用,所以……。”杨崇义跑去找党支部书记万鹏飞,万说:“你提的合理化建议很好,作用可能很大,我已经知道了。”就这样支吾过去。他去找副大队长彭佐犹,但彭不加考虑地说:“急啥,机厂最近忙不过来,下一月慢慢作吧!”当时有几口井正在打那种“橡皮地层”,杨崇义怕任务完不成,所以恨不得立刻把这种钻头作出来,但是领导干部们并不理睬他。最后他便去找技术室主任刘荫蕃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审查组长),同样没有结果。
就这样拖到今年二月份,钻探大队已经改组成钻井处了。杨崇义又催了几次,他们才把合理化建议的图样交给机械厂试制,但交下去以后就再没人管了。漫长的日子过去了,直到四月初放在机厂里的钻头还没有改造。官僚主义者就这样窒息劳动人民的智慧,迟滞国家的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