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预备役部队十年建设成绩显著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预备役部队十年建设成绩显著
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北京5月29日讯新华社记者盖玉珉、本报记者罗同松报道:我军预备役部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规模相当、训练有素的国防劲旅,在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1983年,当第一批预备役师、团在中华大地出现时,邓小平同志给予充分肯定,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
据介绍,我军预备役部队经过10年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不仅建有步兵师、炮兵师、高炮师、还有装甲、通信、工兵、防化、反坦克炮兵等特种兵团。各预备役师、团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全面开展正规化教育、训练与管理,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官兵为基础,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着与现役军部队相近的编制,按照现役部队的要求实施训练、管理,平时寓兵于民,必要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动员集结,成建制地遂行任务。建设这样一支亦兵亦民的部队,是我军适应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走精兵之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举措,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后备力量,保持和增强综合国防实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快出兵的有效途径。10年来,预备役师、团在各级军区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按照“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装备良好、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动员快速”的要求,扎扎实实抓训练、抓管理、抓基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预备役师、团指挥机关健全,基层组织落实,预备役官兵的政治、军事素质较高;部队的布局基本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大多数师、团建有训练基地,教学、训练和生活设施比较配套、齐全;各预备役部队以军事训练为重点,对官兵普遍进行了轮训,战斗力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部队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我军预备役部队在抢险救灾、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治安、传播精神文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兴安岭灭火中,预备役部队官兵奋战火海18昼夜,为人民立了功。当特大洪水袭击华东地区时,当地预备役师、团全部出动,抢救转移群众60多万人,加固堤坝14公里,抢运物资数千吨。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预备役部队成建制投入,成为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据统计,近几年有42个预备役部队先进单位和一大批先进个人受到国防部和解放军总部表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