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钢材为啥这样紧俏?——访冶金部副部长徐大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5-30
第2版(经济)
专栏:部长热线

  钢材为啥这样紧俏?
——访冶金部副部长徐大铨
本报记者江世杰
记者:我国钢产量去年达到8093万吨,一年增产近1000万吨,创造了年增钢的最高纪录。可是,从南到北,从城到乡,都感到钢材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徐大铨:我先回答钢材供应紧张的问题。钢铁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产品的供求情况,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7%。1992年全国产钢材6534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这一年的全国钢材社会消费量,却增长26%,净增1207万吨。
记者:今年一季度情况怎样?
徐大铨:到3月底,全国产钢材18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0%,又创造了历史最新纪录,然而,一季度全国钢材消费量增长更大,估算约达到2232万吨,生产与消费之间约有380多万吨的差额,是靠进口钢材来弥补的。今年一季度进口钢材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62%。
记者:1992年和今年第一季度这两组数字说明,钢材紧缺并非钢铁企业生产情况不好,而是因为钢材消费量过大造成的。
徐大铨:目前,钢材市场不仅存在着总量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品种规格不平衡的矛盾,只不过大家的注意力多放在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其实,从去年5月钢材订货会后,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房地产开发的升温,线材、螺纹钢等建筑用钢材成了最紧缺的品种;重轨和铁道用钢、工字钢、槽钢、角钢等大中型材也开始缺货;与此同时,由于加工工业的全面复苏,板材中的造船板、高压锅炉板、采油平台板、镀锡板、搪瓷板、冷轧硅钢片以及钢管中的石油管和高压锅炉管,也开始出现缺口,连一度疲软的轴承钢,也出现了卖方市场。
记者:钢材全面热销并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这种情况到底正常不正常?
徐大铨: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从总体上说,我们需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这必然使需求增大,造成原材料等物资的紧张。但是,房地产交易、高级别墅、写字楼、度假村等,这些搞得不适量,加工工业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另一方面,钢材流通环节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有资料说,如今“吃”钢材的公司太多了。全民的、集体的、个体的、“官”办的、民办的,比比皆是。仅某省一个地级市(只辖一个县),大大小小经营钢材的公司就不下500家。一些资金雄厚的公司见好价就大量“吃进”囤积待售,目前这里至少囤积了5万吨钢材。某市去年新出现的专营钢材的公司多达2000余家,一些本无实力的经营者也设立库存,待价而沽。
记者:钢材价格上扬,主要因需求扩大吗?
徐大铨:钢材价格持续上扬,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钢材供不应求的状况,必然反映到钢材价格上来。二是这两年来,我国钢铁产品执行指令性计划价格的比例不断减少,今年有93%的产品价格已经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三是钢材价格还取决于钢材的生产成本。由于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又是铁路运输大户,而近几年煤炭、铁路运输、电力、重油等上游产品的价格相继调高,仅1992年煤、电、油、运调价就使钢铁行业增加支出42.5亿元。今年1月,尽管重点钢铁企业和中型骨干钢铁企业可比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分别降低了7.89%和15.5%,然而产品销售的工厂成本,仍分别增长了35.38%和24.1%。四是国内钢材价格还受进口钢材价格的影响。今年以来,钢材国际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东南亚地区钢材需求在增加,因而我国签订的进口建筑钢材合同价格平均上扬了7%,线材到岸价平均每吨上涨了20美元。五是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影响。目前,国家开办的外汇调剂中心的美元汇率,约比国家牌价高出40%。一些靠进口矿石炼钢轧材和用进口钢坯轧制的钢材,其价格必然相应上涨。
记者:经营钢材的公司太多,钢材在他们手上多次倒腾,我看这也是“步步高升”的一个原因。
徐大铨:钢铁企业的同志告诉我,钢材出厂价定得越接近市场价,中间倒腾的次数就越少,国家从调高价格中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记者:最后,请对今后国内钢材供求矛盾和价格状况作个预测。
徐大铨:按照党和国家确定的90年代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钢材市场在这段时间即使不继续趋紧,恐怕也不会特别宽松,钢材价格因此也不会大起大落。解决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我们的钢铁工业上新台阶,特别是上品种质量的新台阶;同时,也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适当补充。此外,抑制钢材需求过旺的有效办法,是控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清理那些既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在很快收回投资上又没有保证的项目,以减少钢材消费的增长幅度。还有,应该整顿钢材销售市场,建立正常流通秩序,并在大型的生产和消费企业之间建立产需直接见面的关系,这对稳定市场会有好处。
(下期内容:电力工业部负责同志谈:如何解决发展家用空调与电力供应的矛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