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负重的爬坡——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1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负重的爬坡
 ——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透视
本报记者王斌来
贫困地区脱贫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育靠教育。然而,最近记者在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调查时面对的却是这样的现实:贫困滋生了大量的文盲、半文盲,严重威胁这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校外学童多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坐落在海拔2700多米的坡地上。在村边,记者们见到一个挖马芽儿(一种草药)的小女孩,她叫侯改霞,10岁,没念过书。她的大哥15岁,在读一年级。二哥11岁,没能上学。当问她想不想上学时,她没有说话,只是使劲地点了点头,睁大双眼专注地望着我们。
康乐县八丹乡有一户回族农民,两个孩子都未上学。16岁的大孩子到叔叔家放羊去了,8岁的二孩子在家帮助父母干点活。
定西是全国最贫困的“三西”地区之一。在定西县香泉回族自治乡的一个山坡上,记者见到了一个赶着20多只羊的放羊娃。
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念过书吗?
答:姓回。没名字。家里人叫我三娃。14岁。没念过书。
许多学龄儿童根本就没有跨入学校大门,已入学的孩子当中,据有关同志介绍,又约有30%以上中途流失。因而,在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就出现了一大批徘徊于校门之外的学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文盲、半文盲有640多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8%。1991年全省失学儿童为17万人左右,1992年失学儿童已超过20万。
失学的背后
这么多孩子失学,究竟是什么原因?
贫困的阴影。甘肃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区、戈壁或高寒阴湿区,粮食亩产100公斤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在全国倒数第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约有70%的孩子直接或间接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
静宁县灵芝乡尹岔村有个10岁的小孩叫杨喜东,读了一年书就辍学了。他的父亲说,全家4口人,一年下来只有一百四五十元钱,饭都吃不饱,哪还有余钱交学费。记者看到,这个农民家除两间歪斜的茅草屋外,连碗筷在内全部家当价值还不到100元。可以想象,如没有办法尽快脱贫或得到外援,不但小喜东现在辍学,他5岁的妹妹两年后也很难有读书机会。
定西县香泉乡的一个专为5至6岁儿童开设的学前班里,马姓三姐弟同时在此就读。姐姐12岁,妹妹9岁,弟弟6岁。他们的妈妈满面愁容地说:“一年就打600公斤粮,5口人根本不够吃。倒是愿意让娃念书,可交学费要钱哪!学前班没啥费用,先念着。”据了解,这个学前班里10岁以上的孩子就有10名。
观念的误区。在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诸如“读书无用”、“女孩子早晚是人家的,上学白费钱”、“娃娃在家是个帮手,上学耽误时间还交钱”等错误观念,在许多家长中很有市场。渭源县北寨乡的石勇军(13岁),很想读书,但他的父亲不准他上学,让他放羊。定西县香泉乡回颜民(11岁)家,借了800元钱盖起新瓦房,但回颜民连一年书都读不上。
多育后遗症。在甘肃省的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家庭生育子女都在两胎以上。本来收入就低,孩子多了,家里便更穷,很难保证几个孩子都能上学。而且,较大的孩子还有照顾较小孩子的任务,也没有时间读书。康乐县八丹乡一户农民家中6个孩子,除1名孩子在校就读外,4名达到学龄的孩子都未上学。
学校少,师资缺。甘肃是一个山地型高原省区,境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有的小学生要翻几座山才能到乡里的小学上课,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便让孩子辍学了。另外,有的学校教室是危房,门窗空荡荡,桌椅不齐全,运动无操场。教师水平低。升学无望,也使一些孩子对学校失去了兴趣,过早地摘下了书包。
艰苦跋涉
知识是这些地区摆脱落后的基础条件。这里的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而且已形成这样的共识:一定要把教育搞上去。
全国重点贫困县康乐县提出了“康乐穷,治穷先治愚”这样的口号。县委、县政府在规划10年发展目标时将“少生孩子多读书”放在了首要位置。每年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然而,康乐县全年财政收入仅172万元,19万农民中,还有近5万人为吃穿发愁。全县有4000多名学龄儿童上不了学,每年有1600多名小学生因交不起每学期不足20元的费用而被迫辍学。为了让孩子都去上学,除政府拨款外,康乐县又发动干部、群众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
希望工程在甘肃省实施已3年时间,救助了2万多名失学儿童。甘肃省的许多同志说,希望工程确实给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但要彻底解决问题,仍要做大量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