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20世纪华人音乐作品经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5
第8版(周末)
专栏:

  “20世纪华人音乐作品经典”
这项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邀集海内外华人音乐家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今晚将拉开帷幕。经过多方酝酿与提名确定的124部作品,均为本世纪内中国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它们凝结着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以来的情感与梦想。这项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幕后也有着一曲曲动人的歌
王宝社
开幕式演出,海内外音乐家云集北京,奏响一个民族近百年间的声音。
组委会4间办公室,4部电话,不停地接收或输送出来自对今晚的询问与期盼。
而每一个电话都是一段往事,都显现出一个从历史中走过来的人物……
我要去看老朋友
夜里,台湾来了长途。
“我是张昊。”
这让人想到他写给组委会的信——
“……鄙人已于5月7日具函上达衷心受邀出席,6月5日到京参加颁奖典礼……今有进者,此次来京拟与妻德国籍鲍瑟博士同行,并计划提前在6月3日到松鹤酒店住到6月9日离京返台,请赐定双人房间为感,燕京为余1930年旧游之地,隔六十年重游之乐,快何如之!……关于指挥事,概由钧会决定可也,昊仍携带总谱分谱同来可也……”
在大海那边,在台湾岛上,一位81岁的老人在叫:“我要去看老朋友!”……
在那遥远的地方
又是台湾的长途……一位工作人员自语:“台湾所有事宜不都定好了吗?可别有变化……”
“我是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
工作人员随声叫起来。洛宾老人不是在新疆么?他怎么去了台湾?老人说他应邀去台湾访问、讲学,他接到邀请函一直没来得及给组委会打电话呢。人们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在国庆晚会上,专程从新疆将老人接到北京,让所有唱他歌的人认识、了解他。老人一生写了多少歌?不知道。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说,“有人认为丝绸之路是骆驼走出来的,我认为是用歌声铺出来的!”老人说他原本打算活一百岁呢,现在改了主意,活一百二十岁;歌呢,则让它活五百岁!
“我30号就来!”
老人也在喊,嗓音沙哑而高亢。
“不错过开幕式就行……”
夏教授的遗憾
组委会工作人员在给夏之秋先生家挂电话。
“请问是中央音乐学院夏教授家吗?”
“是。”
“邀请函收到了吗?”
“收到了。”
“我想确认夏先生6月5日是否能来?”
“他今天凌晨1时……去世了。”
这是所有工作人员始料不及的事。人们知道,他的经典歌曲是《歌八百壮士》。抗战爆发时,夏之秋先生刚从上海国立音专回到家乡武汉从事救亡歌咏运动。词作者桂涛声将歌词给他,他看后立即谱写出来,这首混声四部合唱歌曲,便很快在全国抗日战场上传开。以后,中国电影制片厂在影片《八百壮士》中将它作为主题歌;夏先生率领武汉合唱团去新加坡等地宣传抗日,为祖国难民募捐演出时,每场演出也都献上这首雄壮高昂的英雄赞歌,每场演出都会有“中国不会亡”的吼声……
“收到邀请函的时候,他已处于病危状态,我把邀请函念给他听……”夏夫人在电话里说,“他说,看来我是不能去了,你代我向组委会的同志们致意。”
“望夏夫人节哀……我们知道了。”
夏夫人最后说她要来,代表自己的丈夫,她说这是夏先生临终前对她的嘱咐。
替父辈来领奖
女儿们的声音:我们都要来。
文革期间含冤离开祖国的马思聪的女儿马碧雪从美国打来电话,她说:“我来,一定来,和我的丈夫一起,接受祖国人民对我父亲的正确评价和关心……”
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在电话里流出恳求:“我妈妈去参加开幕式,可她身体不好,我能陪妈妈去吗?”组委会工作人员很快回答:“能,太能了!你是我们所尊敬的《延安颂》、《解放军军歌》作者的女儿呀!”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从杭州打来电话,她是杭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她说要请假来替故去的爸爸领奖。电话里怕组委会为难,连连解释:“假好请,单位很支持,我一定能来!”
《白毛女》、《南泥湾》的作者马可先生的女儿马海星从中国音乐学院打来电话:“这是爸爸在九泉之下高兴又高兴的事,我肯定要来,再忙也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