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打通“瓶颈”优化环境烟台基础设施项目成为外商投资热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7
第2版(经济)
专栏:

  打通“瓶颈”优化环境
烟台基础设施项目成为外商投资热点
本报讯3月,港商出资2218万美元,与烟台合资建设渤海10万千瓦机组热电厂;4月,德国政府批准赠款2300万马克,帮助烟台建设污水处理工程;5月,比利时提供政府间贷款130万美元,扩大烟台市程控电话装机容量……
有关人士注意到:涌入烟台市的外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即由以往投资少、风险小、回收期短的“短、平、快”项目转向投资量多、风险大、回收期长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注入烟台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外资已突破1.6亿美元。
烟台市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全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烟台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长此下去,基础设施滞后势必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他们决定,全力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都要学会向海外“推销”自己。他们与日本、韩国、香港、美国等大财团、大商社广泛接触、洽谈,并在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了10多次大型新闻发布会和招商会,在国外进行了15次综合性经济展览和洽谈会,大力宣传烟台的建设成就和投资环境,从而扩大了烟台在海外的知名度,前来考察、洽谈投资的外商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这个市制订了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规定,在合作期限、出资方式、利益分享等方面灵活变通,大胆让利于外商,进一步下放利用外资的审批权限,并建立健全为外商投资的服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办理涉外经济事务,简化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
外商在烟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投资领域广泛,涉及电力、供水、港口、公路、邮电通讯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其中尤以电力建设方面为多。二是投资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合资、赠款、外资银行贷款和政府间贷款。三是投资数额较大,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66%以上。
外资大量注入基础设施建设,使烟台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一季度,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多。(殷成明张启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