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机遇垂青的荒岛——青岛市黄岛新经济区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7
第2版(经济)
专栏:

  机遇垂青的荒岛
——青岛市黄岛新经济区巡礼
本报记者宋学春
记者一踏上曾被称为“荒凉之岛”的黄岛,进入视野的再也不是昔日的泥泞路、沼泽地、野山坡,而是宽阔大道,高楼大厦,花园般的厂房,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这是块被历史机遇垂青的土地。
管委会主任曾崇明,快人快语:“1985年3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当时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两区合起来了,面积扩大到159平方公里,叫黄岛新经济区。经济区建设的方针是:规划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滚动发展。”

黄岛是要作一篇大文章。这是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前湾港一期工程新建的4个近千米长的顺岸深水泊位,已经横卧在万顷碧波之上。5万吨和3.5万吨的两个煤炭泊位正加紧建设,年内投产。届时,年吞吐量可达1700万吨。
一条500米和一条1000余米长的两条输油码头,犹如两只巨臂拥抱着大海,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石油,被誉为中国第一油港。青岛市正同外商谈判,投巨资兴建的石油城就在这里。一位韩国老板参观后赞不绝口,他批评他的下属,不应把巨资投到别处,下决心把准备投到外地的资金转移到这里来。
年发电量67.5万千瓦时的大型电力企业——黄岛电厂,为新经济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光明和动力。
85公里长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43公里长的胶(州)黄(岛)铁路,前者年底接通,明年建成通车,后者7月贯通。
陪同我们参观的宣传部长薛建国,站在海边,手指胶州湾对岸的青岛老市区:“现在从老市区到这里,每半小时一班轮渡,三艘用于旅游的小型气垫船和三架直升机已开始运营。建一座类似上海浦东大桥或隧道的方案,市里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不少外商前来洽谈。大桥一建,老区新区连为一体,20分钟就可以跑个来回。”

你追加、我追加、他追加,开工企业勃勃生机。这是记者的第二个印象。
“我是1990年10月到这儿来的,从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用了一个星期,7个月内就投产了。第一次投资500万美元,后又追加500万美元,这不,马上又要追加500万美元。生产的录像带100%外销。”美得视(青岛)工业有限公司是台湾的一家独资企业,总经理杨坤地先生这样说。
投产一年的青岛南涯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独资企业,副总经理李仁泰通过翻译告诉记者:“我的企业生产各种电器开关,开始投资50万美元,产品100%出口。这里的投资环境好,我们打算再投50万美元。”
青岛三美电机有限公司(日本独资),生产电子元器件、录像机磁芯、磁头,产品畅销。开始试投资1200万美元,后追加到2600万美元……
到新经济区投资的客商已由日本、韩国、香港、美国等国家,拓展到西班牙、匈牙利、印尼等15个国家和地区。仅去年一年,共批准外引内联项目372个,合同投资19.68亿元,其中三资企业57个,均超过和接近前七年的总和。

自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黄岛新经济区内可谓东风劲吹,内外客商投资搞大项目,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这是记者留下的第三个印象。
海南华夏实业总公司与济南钢铁总厂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总公司,3家联合成立银滩开发总公司,投资21亿元人民币,在3公里长的银沙滩上,包片开发3000亩土地,集中财力办好4大实业实体。
香港汇宇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在青岛的汇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独家投1.72亿美元,在3公里长的石雀滩上,包片开发2平方公里,发展旅游业,兴建度假村和别墅。还是这家公司,将投巨资在青岛新经济区内的保税区兴建超高层和高层综合楼各一座,面积5万平方米;开发凤凰园小区兴建高层及多层高级公寓。对连三岛和台湾投资小区的包片开发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今年,投资上亿元、几亿元、几十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到目前已动工的和被批准的达10个,正在谈判中的大项目还有5个。形势十分喜人。”曾崇明主任掩饰不住其内心的喜悦。
面对黄岛新经济区的规划蓝图,令人备受鼓舞,未来的黄岛将是:“一港”(即以前湾港为依托的港口经济)、“一城”(即石油化工城)、“五区”(即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保税区、工业区、旅游区)、“三线”(即胶黄铁路、环海高速公路、黄柳公路两侧,形成经济发展长廊)。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新青岛将崛起在胶州湾西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