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变革与创新——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观后感(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7
第4版(要闻)
专栏:

  变革与创新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观后感(一)
本报记者陈昭
本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给人们总的印象是:世界羽毛球运动水平提高缓慢,其因有二:
一、国际羽联规则数十年间没有什么变化,比赛时间过长,难以吸引观众,电视转播对其兴趣亦不大,因而制约了其发展。
二、打法趋于保守,较明显的是女子项目。女单、女双不仅没有发展,反而落后于几年前。现在打防守拉吊结合突击占了上风,其代表人物为印尼的王莲香。其制胜法宝就是稳健,比赛经验丰富,步法灵活,在技术上无任何创新之处。中国两名最好选手唐九红、叶钊颖也是以防守为主。
女双各国选手、包括欧洲选手,以矮个居多,因此网前扣杀很难得分,女双成为令人乏味的阵地战,持久战。比到最后,竟成了谁最有耐心去磨,谁就能获胜。女单、女双面临着在比赛规则、技术打法上进行一场革命。
男子单打印尼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前四名中有三名印尼选手,他们速度快、力量大,网前、中场技术均非常出色。此外,欧洲选手以奥尔森、劳里森为代表,正在构成对亚洲选手的威胁。他们凭借身高臂长,劈杀凶狠,特别是卓越超群的反拍技术令亚洲选手越来越难以对付。中国男单除了吴文凯能进入一流选手行列外,其它选手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过去以快、狠、变为风格的中国特色,现在仅剩下吴文凯的一个“变”,快、狠我们均比不上印尼选手。以本届锦标赛为标志,中国男单步入低谷,其危机甚于其它各项。
男双欧亚选手平分秋色。我男双水平并不低,但此次一直未能进入状态,所反映的不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混双欧洲选手优势明显。韩国自朴柱奉退役后,吉永雅孤掌难鸣,欧洲选手将独领风骚。
总之,本届世界羽毛球大赛反映了羽毛球运动急需解决的诸多问题,新任主席吕圣荣也表示要对规则、裁判等一系列问题深入研究。
此间国际羽坛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羽毛球运动将面临一场变革与创新,否则这项运动的魅力将逐渐消失。
(本报伯明翰6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