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喧闹的西部边陲——伊宁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8
第2版(经济)
专栏:通讯

  喧闹的西部边陲
——伊宁掠影
本报记者刘鲜日
街头新景
伊犁,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伊犁河北岸,自古为北丝绸之路联接欧亚大陆的通道。
一踏上伊犁首府伊宁市的街道,你就有可能被突然伸过来的小手抓住裤腿和脚跟,一群头戴鸭舌帽、身背小木箱的男孩争着要给你擦皮鞋。他们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擦一下吧,五毛钱一次”,其中一位处于最佳位置的便全力抱住你的脚,用一条长布卖劲地在你皮鞋上左拉右扯,一会儿,你的皮鞋便锃亮锃亮。这下你高兴了,他也就理直气壮:“给两块钱!”如果你继续往热闹地段走,没准儿你的皮鞋要被抢擦四五次。
伊宁街上台球最盛。到处都是一张紧挨一张的台球桌,各有其主,多者一群达50多张。一元钱打一盘,生意红红火火。桌主大部分是20多岁的少数民族小伙子。其中一位嘿嘿得意地说:“改革开放,来这里的人多了,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挣钱,一天40块不成问题。”
伊犁有28个少数民族。为方便外地人在伊宁购物,工商局特辟“汉人街”。这里有从独联体各国换过来的各种日用商品,价格便宜。一只白狐皮围脖,在北京要花上5000元到上万元,这里不到2000元便可谈成;俄国产望远镜、皮货、冰刀等等也价廉物美。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伊宁市每天流动人口不下5万,大部分都要逛“汉人街”。
不夜的宾馆
落榻红旗宾馆,忽有人敲门,走进一位大肚子“买买提”,问我做不做生意。坐下寒暄,方知此人是本地“大款”。
他兄弟三人近年来大搞双边易货贸易,用国产的生活日用品及土特产换取独联体国家的钢材、化肥和其他物品,然后销往内地,竟发了大财。“买买提”满脸是笑:“现在党的政策好,我准备办几个实体,搞一番事业。”
由于时差的关系,这里两点来钟才算午夜,伊宁大街小巷也开始入睡。然而不出一个时辰,红旗宾馆又迎来一天中最为热闹的场面。
院内挤满重型卡车,从独联体各国来的商贩正手忙脚乱、汗流浃背地往上装货。唏哩哇啦的俄语,伴随着嘣嘣嚓嚓的装车声,提前唤醒了城市。第二天早晨起来,摞满宾馆大厅的大包小包没有了,宾馆又好像什么事也未发生。服务员大发感慨:“现在伊犁发展真快,宾馆已经拥挤不堪了,白天夜晚一样热闹。”
地委书记的新思路
近年来,新疆制定了“外引内联、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的方针,促进对东欧、中亚贸易和新疆经济的发展。伊犁地委书记王伯良自有一套思路:以比别的地方更为优惠的条件吸引国内外商人来这里开发和赚钱!他说:“我们这里资源极其丰富,亟需开发,不怕别人赚钱,鼓励别人赚我们的钱。这叫做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得越大越好,然后再分而食之。”
在很短的时间内,伊犁首府伊宁专门开办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广为吸纳海内外商人。开放了木尔扎特口岸,恢复了霍尔果斯口岸,同时又着手开通距哈萨克斯坦首都最近的一个口岸——都拉塔。
山西省中阳县青年企业家李乃应第一个带着资金来,申请参与开发都拉塔。地委书记王伯良当场拍板:“先开工,再补办手续!”李乃应喜中有忧,王伯良立即表态:“大胆干,有困难我们出面帮助解决!”
现在,伊犁的交通运输、通讯及城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