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精神支柱 指路明灯——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领导干部学《邓选》

  精神支柱 指路明灯
——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
本报记者 陈维伟
现年50多岁的阎海旺,自大学毕业来到甘肃,一干就是近30年,也算是“老甘肃”了,今年9月走上省委书记的岗位。谈起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他的话既实在又深刻:
“三卷的时间跨度是10年,即1982年至1992年。这10年,像我们这茬儿人都通过亲身实践经历过了,所以,现在读起来倍感亲切,对今后相当长的工作实践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10年,是我国发展变化最快的10年,也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形成和发展的10年。第三卷是10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完整记录,是10年来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结晶和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
谈到这里,阎海旺感慨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支柱不行,没有指路明灯不行。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0多年间,由于我们党缺乏对搞社会主义的科学、系统的认识,缺少成熟的理论,造成多年徘徊,甚至经历多次失误,延误了我们许多大好时机。现在,我们党终于对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了科学的系统的认识,这就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要使它成为全党的精神财富,并用它指导今后的实践,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发生大的失误,增强科学的指导性和预见性。”
记者问:“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阎海旺说:“当前,首先要把学习小平文选第三卷作为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教育的中心任务来抓。理论来自实践,又是实践的先导。回顾10多年来的实践,无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西部地区来看、从甘肃省来看,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理论作指导,就很难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今后要巩固这一成果,并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这一理论的学习。”
联系甘肃的实际,阎海旺说:“我们地处西部地区,地理区位较偏,交通通讯落后,历史上又比较封闭,与东部有很大差距,旧体制的制约因素比东部也重得多。比如,由于多年搞计划经济,加之所有制比较单一,平均主义和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比较淡漠。根据这一实际,我省的学习首当其冲的是解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问题。这个问题,相对别的地方更突出,学习新知识的任务更重。另一方面,作为西部不发达地区,要突出振奋精神,既要正视差距,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矿产资源、水土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克服封闭意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扎扎实实抓落实,力争干出比前10年更高、更快的速度。我们清醒地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困难是相当多的,比起富裕地区来,我们可能要几倍、十几倍地多花力气。但我们毕竟有了小平同志的理论,有了精神支柱和指路明灯,再加上战争年代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是一定能够进一步改变甘肃面貌,加快发展步伐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