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从谏如流方能自强图新——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观后感(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8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从谏如流方能自强图新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观后感(二)
本报记者陈昭
自1990年一批老将退役后,中国羽毛球队出现了滑坡现象,去年奥运会未能获得金牌,今年伯明翰两大世界赛事,仍然没有看出明显起色。
中国羽毛球队的症结究竟何在?其原因有多种多样。比如,年轻选手衔接不上,世所公认的体力问题,面临各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我们却无良策可出的尴尬局面等等。
但是从几次大赛所反映的情况看,以上问题非主要因素。坦率地讲,中国队的精神面貌不佳,场上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和顽强拚搏的斗志造成了主要败因。当然我们也打了几场好球,但在大多数场次中,中国选手没有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一些关键场次,我们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于心理和意志上。
此间观察家认为,除混双外,我队在其它四项上皆可与强手抗衡,为什么打得不理想呢?问题出在管理上。今年在南京全国比赛期间,各省市队教练就国家队的管理体制、训练方法等提出了不少尖锐意见。诚然,具体去研究改进尚待时日,但关键是能否“纳谏”。
羽毛球自进入奥运会殿堂后,已普遍引起各国的重视。我们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羽毛球队如不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择贤材选良将,要想实现重振雄风的愿望就很难。
中国游泳、田径近些年的突破给人们的启示是:必须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积极进取、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教练,让他们担纲。李玲蔚、李永波、田秉毅等一批老将不久前走上教练员岗位,令人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也希望中国羽毛球队敢于正视问题,同时愿进诤言者众,闻之者喜,这样我们的羽毛球事业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报伯明翰6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