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机关办实体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征文

  机关办实体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最近,我们就我市党政机关办实体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配套政策、操作设计等不够完善,机关办实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一哄而起。一些单位办实体仅仅是为了赶浪头,不顾自身条件;有的单位甚至把办实体多少列为考核干部的标准。因此,“实体”是办起来了,可其中许多是“皮包公司”。
发展失衡。政府对部门兴办实体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正确引导和宏观调控,使得一些部门哪行赚钱干哪行,造成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不合理:搞纯商业实体多,其他服务行业实体少;实体中重复项目多,开发项目少。
弄虚作假。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某市(县级市)党政群机关几乎是家家办实体,可从业人员严格意义上与机关脱钩的寥寥无几。一些单位办实体时为过资金注册关,把办公用房、小汽车等作价,以假充真,待取得执照后物还原主,实体则是“皮包公司”;一些机关兴办实体是为了创收,改善机关干部福利,支付一些不好支付的费用,因而财务上也不与机关脱钩。
政企不分。一些转入实体的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关系还在原单位,致使不少实体存在“企业管理机关化”的问题。
以权经商。有的机关利用职权,强行推销自己实体经营的商品;有的硬向自己管辖的企业索要低价产品,然后按市场价销出去“盈利”;有的借行业管理之威,规定凡本行业所需物品都必须到自己办的实体购买;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把正常的政府职能范围之内的服务性工作,如跑项目、办手续、盖公章等转入实体,以便收取费用。
机关办实体是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一些问题虽说难免,但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各级机关应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办各种类型的实体,使一、二、三产业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实体的参办人员、财务等要与机关彻底脱钩,克服“机关经商办企业”、“翻牌公司”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防止腐败、保持廉洁。
有关部门对机关办的实体,要根据国家的法规,严格审批手续,对于假“办实体”之名,从事套购倒卖活动或搞“皮包公司”,应依法予以惩处和取缔。
湖北襄樊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刘德莲刘建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