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李凤文引出48个果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9
第2版(经济)
专栏:

编者按:这里介绍的是几位从事种植业的普通农民。他们并没做出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只是年复一年地默默耕耘,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为社会献出丰收的果实,同时取得辛勤劳作的报偿。
种植业是个古老的产业,它向人们提供着最基本的生存物资——食品。因此,无论经济怎样发达,我们都必须十分重视种植业。由于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加之经济体制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从事种植业农民的利益很容易受到伤害。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种植业的这种特殊不利地位,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比以往更加关心、支持种植业,保护种田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艰苦创业大军的一部分,而且是付出最多、承担风险最大的一部分。他们的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应该受到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当受到保护。
  李凤文引出48个果园
本报讯黑龙江省明水县永兴镇治本村农民李凤文,扎根荒坡7年,办起了一个30多亩的果园,去年收入10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办起了48个家庭果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栽果树、发展商品生产的热潮。
李凤文1986年开始栽果树。当时,治本村满目荒坡。李凤文在县果树示范场高级农艺师梁彤的指导下,带领全家人,在被人称为“旱岗子”的8亩荒坡上,栽下了1100株苹果。这年春旱严重,他们硬是用双肩挑2000多桶水,将树苗救活。为管理好果树,他吃在田里,睡在园里,10多天不回一趟家。几年来,他凭着勤劳的双手,靠科技知识,艰苦创业,先后栽种了苹果、梨、太平果、葡萄等多种果树,还繁育3000多株果树苗木。他还免费为当地的农民提供果树苗,无偿的进行技术指导。
李凤文成功的创业事实,在偏僻的治本村点燃了垦荒坡办果园的火种。村民们在他的扶持下纷纷走上独户或联合承包开发之路。目前,全村栽果树10多个品种,面积达800多亩,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农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