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麦穗好似谷穗长——罗洪溪和他培育的超大穗小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0
第1版(要闻)
专栏:

  麦穗好似谷穗长
——罗洪溪和他培育的超大穗小麦
本报记者孟西安
此品种一般穗长18—23厘米;千粒重47—60克;抗倒伏,耐水肥,分蘖好;亩产一般可达500公斤以上
“咸阳长出了‘神麦’,麦穗好似谷穗那么长!”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从五陵原上飞遍了三秦大地。
6月4日,记者来到咸阳市农科所,观看了罗洪溪副研究员和他领导的小麦育种组,潜心研究16年培育出的超大穗小麦。
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180多亩超大穗小麦试验田里,粗壮籽饱的麦穗,足有一拃多长,穗头上齐刷刷的麦芒,勃勃向上;不少已落黄的大麦穗宛若谷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向来人点头致意……
5月底,全国70多名农业科研专家、教授,前来咸阳观摩了超大穗小麦。专家们发出这样的赞誉:此项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小麦育种的新突破,为小麦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
6月初,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对超大穗小麦84加(79)—3—1进行了评审,认为此品种综合性状较好,遗传性状稳定,一般穗长18至23厘米(普通小麦为10厘米左右),小穗22个至30个(普通小麦20个左右),穗粒60个左右(普通小麦30个左右),千粒重47至60克(普通小麦40克左右)。由于它茎秆粗(最大直径达0.98厘米),抗倒伏,耐水肥,分蘖好,加之株型紧凑,抽穗较早,落黄好,抗吸浆虫,中抗条锈病、叶枯病和白粉病,因而增产潜力很大。大面积推广,在水肥等条件适宜的地段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据该所的同志介绍,这种新麦种去年在所内试种繁殖130多亩,其中试验田平均亩产608.17公斤,最高一块达750公斤!同时,这种超大穗小麦的品质是好的:粗蛋白含量16.24%,面筋含量13.4%,赖氨酸含量0.395%,均高于普通小麦。
出生在广东陆丰县的罗洪溪为培育出优良小麦品种像花粉拥抱花蕊一样,奉献了全部青春。1961年,他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咸阳农科所,一干就是30多年。他说:“我是吃大米长大的,可我是吃小麦长高的。我吃小麦的时间比吃大米的时间长,小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从1977年开始进行超大穗小麦的培育工作。从实践中摸索出“以长穗为主攻目标,通过集团多元聚合杂交”的育种方法和“配制百种交(杂交),纵横齐步走”的育种方案。他和育种组的同志们一起,历时16年,先后用128个亲本材料,经过7个杂交世代,将优良基因聚合在一个杂交组合里,在穗部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累加效应,产生了系列超大穗材料,其中,84加(79)—3—1品种综合性状比较理想。
罗洪溪没有沉湎于已有的成功。他告诉记者,超大穗小麦这一品种,还有不早熟、染赤霉病的弱点,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去冬今春咸阳已试种超大穗小麦84加(79)—3—1品种近万亩,普遍生长旺盛。
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看了超大穗小麦,高兴地说:粮食上台阶长期困扰着我们各级领导,看到这么好的超大穗小麦,我们看到了希望。省长白清才也说:这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例证。(附图片)
右图:超大穗小麦与普通小麦对比。
左图:罗洪溪在超大穗小麦田里观察。魏少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