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欢迎农民兄弟利用这一讲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0
第1版(要闻)
专栏:编后

  欢迎农民兄弟利用这一讲台
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本报二版《乡情实话》专栏又和大家见面了(为引起各方面重视,恢复这个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载于第一版)。
为什么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是因为来稿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是农村没有需要及时反映的新情况吗?不是。是农民没有想急切倾诉的话吗?也不是。那为什么反映各级辉煌政绩的稿件天天像雪片似的飞来,而反映农民所急、所忧、所想、所盼的稿件却寥寥无几呢?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相比之下,农民兄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能亲自动手写稿的人很少;二是各级搞通讯报道工作的同志,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农民身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怕写稿反映了工作中的一些缺点、问题,得罪地方领导或某些有实权的部门,招惹麻烦。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组织程度相对较低。面对着陌生而又瞬息万变的市场,他们有许多困惑、忧虑和实际难处。为此,我们开办了这个《乡情实话》专栏,为农民兄弟提供一个与社会直接对话的窗口。我们希望农民兄弟充分利用它,打消顾虑写稿子,只要说的是真实情况,文字粗点也不要紧。也希望各级搞新闻报道的同志多往农村跑跑,多听听农民的呼声,代笔写写农民的心里话,喜怒哀乐全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舆论监督,促使各地的工作做得更好,促使中央各项护农支农政策更快更好地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