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不只为实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5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画家独白

  不只为实用
时装表演,有一类既入时又不背“时用”;另一类意在新奇,专供舞台欣赏。书法有没有类似情况呢?我看“狂草”便接近上述时装的后一种。晋代文人有用草书写信成为不朽杰作的,后来草书逐渐滋生出从日常应用分离出来的趋势,供人阅读的书札文稿还是用行书居多。时至今日,狂草更非通俗;倘有人用篆籀写信,或竟被人视为怪异。不过正如专供舞台欣赏的时装虽则不便穿着上街,却可以开人心扉,予人美感,并且可以启发设计师创造出更好的供“实用”的服饰,所以专供欣赏,脱离“实用”的时装还是大受欢迎。这种状况在书法领域就有点不同了,“狂草”在创作者往往视为畏途,甲骨文和大小篆也比不上常用的行楷书的知音多。其实,只要书法家的创造不脱离汉字,各种流派尽可以打开广阔天地。这一方面靠书法家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艺术欣赏者自身的素质。培养“欣赏美”的“眼睛”,有赖艺术的创造者与接受者双方。写到这里再点一句: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实不必与通常意义上的“应用”等量齐观,这不仅指狂草、篆籀,而包括了全部书法艺术。
(沈鹏:一九三一年九月生,江苏人。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